足迹
旧瓷片里的模型先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5页)

主题展前夜的博物馆格外安静,苏晚照的布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轻得像片云。

她捧着修复好的瓷碗站在展厅中央,玻璃展柜里夏之景模型的檐角铜铃闪着微光——那是她和沈知夏熬了整宿做的。

碗底最后一道裂痕泛着银亮,是她从奶奶银镯碎片上铰下的一缕。

银丝细得像月光,却带着奶奶当年给她戴镯子时的温度。

指尖触上碗身的刹那,金手指突然翻涌。

画面里,穿蓝布衫的老人蹲在模型桌前,正用镊子夹起瓷片往屋檐缝隙嵌。

他转身时,苏晚照看清了那是沈知夏的爷爷。

老人摸出张泛黄字条塞进夹层,喉结动了动:给小夏,也给那个总扒着糖画摊看的小姑娘......想和你们一起看夏天的花。

眼泪砸在碗沿,苏晚照慌忙用袖子擦。

玻璃展柜倒映出她泛红的眼尾,像被揉皱的晚霞。

隔壁模型店,沈知夏的台灯还亮着。

他捏着细笔在糖画摊模型上点最后一笔,温控器咔嗒开启的瞬间,糖丝在暖光里缓缓流淌,檐角铜铃被风掀动,叮的一声轻响。

整条夏之景突然活了——糖画师傅的竹篾在转,老墙根的青藤在攀,连蹲在摊前的小娃娃都像要蹦起来。

他摸出手机拍了张照片,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半天,又退出相册。

备忘录打开时,屏幕光映着他泛红的眼尾:夏天没融化,它一直在等你。

展览开幕日,老巷口的陈阿婆拄着拐,李叔推着早餐车,连周强都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

林小满举着话筒蹦跶:重点看‘夏之景’!

灯光聚起的刹那,苏晚照看见瓷碗表面浮起金色光流。

光流裹着雾气钻进模型,咔的轻响里,模型屋顶缓缓打开,那张泛黄字条飘了出来。

想和你一起看夏天的花。

全场静了三秒,掌声突然炸响。

陈阿婆抹着眼泪说:老沈头这嘴,比他做的糖画还甜!李叔拍周强后背:你小子拆店那会儿,咋没见你掉眼泪周强梗着脖子摸鼻子,耳尖红得像糖画里的鲤鱼。

沈知夏穿过人群时,白衬衫下摆沾着模型胶水。

他摊开掌心,一只微型银镯静静躺着——瓷片磨的镯身泛着暖光,铜丝绕的花纹像奶奶银镯上的云纹。用你修碗剩下的瓷粉,和我攒的铜丝仿的。他声音发哑,戴不上,但......能看。

苏晚照指尖轻轻碰了碰银镯模型。

金手指最后一次翻涌,画面里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追着戴圆框眼镜的小男生跑过巷口,两个老人站在糖画摊前,一个修银镯,一个做模型,抬头时相视而笑。

我能看见它的温度。她抬头,眼里有星星在闪。

沈知夏喉结动了动:那......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把剩下的季节也修完

她点头时,夕阳刚好漫进展厅。

瓷碗里的情绪雾气翻涌着,最终凝成一团纯粹的金——像被晒化的蜂蜜,甜得人心里发颤。

展览闭馆时,苏晚照最后一个离开。

她站在夏之景模型前,摸出兜里的银镯碎片。

碎片贴着皮肤的地方,还留着白天沈知夏指尖的温度。

玻璃展柜突然轻轻响了一声。

她凑近看,发现模型糖画摊的竹篾不知何时转了半圈,露出背面用极小的字写的——下一站,秋。

7

展厅顶灯次第熄灭时,苏晚照的鞋尖还卡在展柜前的红地毯缝里。

她攥着银镯碎片的手松了又紧——那枚瓷粉做的微型银镯被她收进衬衫内袋,此刻正贴着心跳的位置发烫。

保安大叔敲了敲玻璃门,她才惊觉只剩自己。

踮脚摸出手机打亮,光晕里,青花瓷碗静静卧在丝绒垫上。

碗底银丝封合处泛着细弱的光,像奶奶缝补旧衣时,针脚漏下的月光。

她指尖刚触到碗沿,金手指便涌上来。

这次不是碎片,是条流动的河——陈阿婆二十来岁的模样,扎着油亮的麻花辫,蹲在巷口支糖画炉,铜锅腾起的热气里,沈爷爷正趴石凳上画草图,铅笔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沙沙响。

另一边,年轻的奶奶抱着扎羊角辫的小晚照走过,糖画摊飘来甜香,小丫头伸着脖子要够,奶奶笑着买了串太阳形状的糖画,糖丝在风里晃成金链子。

四个人没说一句话,却像同片屋檐下的燕雀,各忙各的,又都浸在同一片夏日里。

苏晚照鼻尖发酸——原来一起看夏天的花不是两个人的私语,是整条巷子的呼吸。

丫头。

身后传来拐杖点地的轻响。

苏晚照转身,陈阿婆提着盏纸灯笼站在门口,灯笼纸被岁月染成茶褐色,灯身用细墨写着照晚安,晚字的横折钩拐得俏皮,像奶奶给她扎辫子时,故意留的那缕翘发。

今早收拾老木箱,翻出这个。陈阿婆把灯笼往她手里送,你奶奶走前说,等哪天‘模型亮了’,就挂起来。我琢磨着,今儿该是时候了。

苏晚照手指抚过照晚安,忽然想起小时候总问奶奶,名字里的晚照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