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页)
她松开布袋,瓷片贴着掌心的温度,轻轻递了过去。
男人的指尖刚触到瓷片,忽然顿了顿。
他转身从抽屉里取出放大镜,镜片在暖光下闪了闪。
2
沈知夏的指尖刚碰到瓷片便顿住。
他转身从抽屉摸出放大镜,镜片在暖光下晃了晃。
这材质...他凑近细看,眉峰微挑,不像普通瓷片,倒像是微型建筑构件。他抬手指向工作台角落的糖画摊模型,铜锅里的热气正用彩釉丝一缕缕缠着铁丝,我爸做的,按爷爷留的草图复原。
可’夏之景‘的部件,找了十年都没齐。
苏晚照盯着他说话时微垂的眼睫。
有缕极淡的金色雾气正从他指尖漫开,像被揉碎的阳光——这是她金手指里温暖的颜色。
她忽然想起瓷碗碎片里闪过的画面:老匠人在煤油灯下眯眼粘模型,小男孩趴在桌角打哈欠,老人粗糙的手摸了摸他发顶。
你爷爷...是不是常在夜里做模型她声音轻得像片羽毛。
沈知夏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泛起涟漪。你怎么知道他喉结动了动,他总说,夜晚最安静,适合把回忆一点点拼回去。
那晚林小满的高跟鞋在博物馆走廊敲得噼啪响。
她翻烂了三十年前的旧档案,终于在泛黄纸页里抠出一行字:沈文远,微雕匠人,申请‘微型城市记忆模型’项目,因实物缺失未通过。
有了!她拍得桌子嗡嗡响,咱们办个‘老城旧物’展,用模型还原老巷子!她拽着馆长袖子晃,模型店的老木头门框、糖画摊的铜锅印子,都是活文物!
馆长推了推眼镜:小苏,你负责文物和模型的联动修复。
次日清晨,苏晚照又站在了模型店门口。
铜铃叮的一声,沈知夏正蹲在地上捡滚远的齿轮。
他抬头时额发垂下来,像只刚睡醒的猫。
我想用瓷碗的情绪记忆帮你找‘夏’的部件。她把布袋里的瓷片轻轻搁在工作台,林小满说,展览需要完整的四季模型。
沈知夏没说话。
他拉开最底层抽屉,取出张边缘卷翘的草图。爷爷失踪前画的。他指着图角一行铅笔字——藏于旧物之眼,这是他最后说的话。
苏晚照的指尖突然发烫。
她想起那天瓷碗里突然漫开的金色雾气,想起布袋里瓷片碰银镯的轻响。
原来不是偶然。
瓷碗是旧物之眼,而她,是能看见它情绪的人。
修复室的夜灯亮到很晚。
苏晚照捏着竹镊子,把奶奶的银镯碎片一片一片往丝绒布上摆。
碎片边缘的錾花已经氧化发黑,她对着台灯调整角度,这片该卡进那片的缺口
不对。
换个方向
还是不对。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碎片上,像奶奶当年给她戴镯子时,指尖残留的温度。
3
修复室的台灯在凌晨两点半时闪了闪。
苏晚照捏着竹镊子的手指发僵,丝绒布上的银镯碎片又滑开了。
第七次。
碎片边缘的錾花在灯光下泛着冷白,像被霜打过的冰棱。
她凑近看,接缝处浮起一缕淡蓝雾气——是断裂的颜色。
奶奶。她轻声唤,指尖覆上最大的那片碎片。
记忆突然涌来。
童年的夏夜,竹席在地上铺成凉毯,奶奶的手温从腕间漫上来,银镯扣上时咔嗒一声。
囡囡看,老人用沾着茉莉香的手指点她手腕,戴上了,就永远不会丢。
后来家宅失火,她被抱出浓烟时,腕间只剩几片滚烫的残片。
奶奶再没提过镯子,只在她生日时变戏法似的掏出糖画,说:甜的,压过苦。
苏晚照吸了吸鼻子,把碎片往缺口里按。
金属相碰的轻响撞碎了夜的静,碎片又弹开,雾气更浓了。
啪嗒。
铜铃轻响惊得她抬头。
沈知夏站在修复室门口,手里捧着个木匣,发梢沾着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