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70年代:系统助我嫁糙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3页)

要翻锅。

声音从背后传来。

苏晚扭头,林川正扒着门框,军绿背心搭在肩头,手里还攥着半根野藤。

他抬下巴指了指铁锅:火太猛。

不等她说话,林川弯腰搬来几块青石板,咔嗒搭在灶边。留道缝透气。他接过她手里的木铲,手腕轻旋,红薯泥在锅里划出金亮的圈,麦芽要分三次撒,急不得。

糖稀熬好时,知青点飘满甜香。

苏晚用竹片挑起一丝,琥珀色的糖丝在风里打卷。

林川擦了擦手:明儿摆摊,用粗瓷碗量,一勺换一个蛋。他顿了顿,又补一句:孩子们眼尖,别亏着。

第二日村口老槐树下,苏晚摆开粗陶盆。

狗蛋第一个冲过来,鼻尖沾着鼻涕:苏老师!

我家有鸡蛋!可等他跑回家,刘寡妇正攥着最后两个蛋抹眼泪:娃他爹走得早,这蛋要换盐......

狗蛋蹲在门槛上哭,眼泪砸在泥地上。

苏晚刚要喊他,就见他突然蹦起来,抱出个黑黢黢的腌菜坛子:妈说这能换盐!

可我、我就想吃甜的......

苏晚鼻子一酸,用竹片舀了满满一勺糖稀塞进他嘴里。

又从布包里掏出两本粗纸订的本子,封皮上歪歪扭扭写着田字格:这是老师自己裁的,往后写作业用。

狗蛋舔着嘴角的糖,本子抱得死紧:我长大要当老师,也给娃们发本子!

傍晚生产队开会,周强敲着铜锣站起来,脸涨得通红:有人借着支教由头做买卖,这是走资本主义!他斜眼瞥向苏晚,咱们贫下中农可不能惯着!

会场静得能听见虫鸣。

刘寡妇突然站起,围裙上还沾着糖稀:我家狗蛋换了糖稀,笑了三天!

苏老师给娃们本子,比念十遍语录都强!

赵大山吧嗒着旱烟:娃们面黄肌瘦的,换俩鸡蛋补补,耽误啥了

我看行。

周强的脸青一阵红一阵,哐当摔了铜锣走了。

王婶擦着汗冲进知青点:晚丫头,周强明儿要去公社告你投机倒把!

苏晚攥着围裙角,手心里全是汗。

收音机突然滋啦响起来,一张纸条刷地弹出来:明日晨会前,送三枚鸡蛋至妇联张主任母亲处,可免祸。

她望着桌上的鸡蛋——一共五枚,是今早孩子们硬塞的。

指尖触到蛋壳上的余温,她咬了咬嘴唇,挑出三枚小心包进蓝布。

窗外传来吱呀一声。

她探头望去,林川正蹲在屋檐下,手里攥着锤子。

被风刮坏的窗框已经修好,他正用砂纸细细打磨边角,动作轻得像在哄睡娃。

月光爬上窗棂时,苏晚把蓝布包塞进怀里。

明天天不亮就得走,张主任的母亲住在三里外的向阳村。

她摸了摸兜里的纸条,又看了眼桌上剩下的两枚鸡蛋——等回来,给林川留一枚,他帮着熬糖稀时,连口甜的都没尝。

后半夜起了雾。

苏晚裹紧薄袄,蓝布包焐在胸口。

她看了眼墙上的旧挂钟,指针正往五点爬。

门轴吱呀一声,山风卷着雾扑进来,她迈出门槛,鞋尖沾了露,却走得稳稳的。

4

后半夜的雾没散,苏晚裹紧薄袄出门时,鞋尖扎进结霜的土粒里。

蓝布包焐在胸口,三枚鸡蛋还带着她体温,硌得肋骨发疼——这是孩子们今早硬塞给她的,蛋壳上沾着草屑,像沾着热乎的信任。

她摸黑走了三里地,向阳村村东头的土坯房漏着灯芯光。

门框敲了三下,吱呀声里探出个白发脑袋。

张母眯眼瞧她:城里来的苏老师这大冷天的……

听说您腌的萝卜最脆。苏晚把蓝布包往身后藏了藏,我带俩鸡蛋换碗,就当学生孝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