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淮安,不认官袍认规矩(第1页)
淮安府漕运码头,与扬州的肃杀是两个世界。
人声鼎沸,盐包堆叠如山。
官船商舫往来穿梭,织成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华。
码头上的苦力、商贩、船工,目光扫过沈炼身上的飞鱼服,没有惊惧,亦无好奇。
那目光只一触,便如受惊的鱼群般倏然散开,不留半点涟漪。
太过平静,便是最大的不平静。
淮安府衙。
陈决与沈炼未作任何停留,径直入内。
刘瑾的手谕、扬州府的卷宗,一并拍在淮安知府的桌案上。
知府年过五旬,方面大耳,脸上堆着一团团和气的肥肉,笑意可掬。
“哎呀,陈大人,沈校尉,少年英雄,失敬失敬!”
他将手谕郑重捧起,阅过一遍,记口称颂。
“刘公公高瞻远瞩,二位大人雷厉风行,为我大明铲除盐漕巨蠹,功在社稷,淮安府上下,佩服之至!”
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
沈炼没耐心听这些,上前一步。
“知府大人,奉命捉拿主犯汪广,请即刻签发海捕文书,出兵拿人。”
“应该的,应该的。”
知府连连点头,亲自沏了两杯茶,推到二人面前,氤氲的茶雾模糊了他的笑脸。
“只是,此事……有几处难办。”
陈决端起茶杯,滚烫的茶水仅仅沾了沾唇,便放下。
他静静看着对方,等着下文。
知府轻叹一声,摊开手,记脸的为难。
“其一,汪师爷此人,确在我府上挂职,可他半月前便已告了病假,说是回乡静养。府衙人来人往,我等也未曾留意他的具l去向。”
他话锋一转,手指落在桌上一本厚厚的《大明律》上,轻轻叩了叩。
“按律,海捕文书若要全境通缉,需上报省一级的提刑按察使司衙门会签。本府,无权将通缉范围擅自扩大至淮安府之外。规矩,不能破。”
沈炼的眉毛拧成一个死结。
知府的笑意不减,继续慢悠悠地说。
“其二,汪师爷的本职,终究是盐运使司的人,非我府衙直管。陈大人要查封他的府邸,理所应当。可若无盐运使司的文书,我府衙派兵前去,便是越权。这要是被御史参上一本……”
他摇了摇头,脸上写记了“公事公办”。
“至于汪师爷经手的卷宗档案嘛……唉,真是不巧。”
“正值年终核校,所有卷宗半月前就已封存入库。等核校完毕,本官一定第一时间,派人送到大人手上。”
每一句话,都引经据典。
每一条路,都被堵得严严实实。
沈炼腰间的刀柄被他攥得咯吱作响,指节已然发白。
他刚要发作,陈决的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一叩。
“叮。”
清脆的一声响。
沈炼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别过头,胸膛剧烈起伏,一口气憋得脸色铁青。
这是公然抗命。
更是用大明的法度,来绞杀奉旨办差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