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页)
我没有质问林晚。她晚上回来,带了一个很贵的变形金刚给念念,作为补偿。她解释说,一个大客户突然到访,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实在没法脱身。
我看着她,点了点头,说:没事,孩子有我就行。
她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如此通情达理。
她不知道,我的所有愤怒、失望和怨恨,都化作了硬盘里那些冰冷的数据。它们不会说话,却记录了一切。
第二章:习惯
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也是最毒的药。
它能让撕心裂肺的伤口慢慢结痂,也能让日积月累的疏离变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林晚的加班和出差成了常态。一开始,她还会费尽心思地编造理由,后来,理由变得越来越敷衍。再后来,她连理由都懒得说了,只是一句我有事,不回来吃饭了。
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我不再问,她也不再说。
家,渐渐变成了她偶尔回来歇脚的旅馆。而我,成了这个家里唯一的常住居民,以及念念唯一的全职家长。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阵雨
今天我教会了念念骑自行车。
她八岁了,班里的小朋友大多都会了,她很着急。之前林晚答应过几次,说周末教她,但她的周末,永远有更重要的事情。
下午,雨停了。我把后座上积了灰的儿童自行车搬下楼。小区的空地上,我扶着车后座,念念歪歪扭扭地骑在前面,嘴里喊着:爸爸,你别松手!千万别松手啊!
放心,爸爸在呢!我一边跟着跑,一边给她打气。
小孩子学东西很快。摔了几跤,膝盖上磕破了皮,流了血。她坐在地上,看着流血的伤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没掉下来。
我给她贴上创可贴,画上了一个笑脸。
念念是小勇士,不怕疼。
她吸了吸鼻子,重重地点了点头,爬起来,继续练。
傍晚的时候,她终于可以自己骑上一小段路了。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她骑在前面,回头冲我大喊:爸爸!我会了!你看!我会了!
那张被汗水和灰尘弄得脏兮兮的小脸上,洋溢着无比的骄傲和喜悦。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小小的背影,举着手机录下了这一幕。镜头里,她像一只挣脱了束缚的小鸟,迎着风,冲向属于她的远方。
我的眼眶湿了。
晚上,林晚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名牌包包,是她送给自己的礼物。她看到念念膝盖上的创可-贴,皱着眉问:怎么搞的
念念兴奋地从沙发上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向她展示:妈妈!我今天学会骑自行车了!是爸爸教我的!
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摸了摸念念的头:我们念念真棒。下次妈妈带你去公园骑。
念念脸上的光,瞬间黯淡了下去。她小声说:下次是多久
林晚没有回答。
那一晚,我在日记里写道:
我不知道,当一个母亲对孩子许下的承诺,永远停留在‘下次’的时候,她是否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下次’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我把那段视频存好,文件名是:念念八岁,爸爸教会她骑车,膝盖上有一个勇敢的伤疤。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阴
平安夜。
林晚说公司有年会,不能陪我们了。
我和十一岁的念念,一起装饰了圣诞树。我们把彩灯一圈一圈地绕上去,挂上彩球和星星。我还买了一顶红色的圣诞帽,戴在念念头上,她看起来像个可爱的小精灵。
我们俩做了六个菜,摆了满满一桌。我还开了一瓶红酒,给念念倒了一点点在杯子里,告诉她,今天可以破例。
我们碰杯。
圣诞快乐,爸爸!
圣诞快乐,我的宝贝。
电视里放着热闹的晚会,家里却很安静。吃完饭,念念拿出她的作业本,我拿出我的书,我们俩趴在客厅的茶几上,一个写作业,一个看书,谁也不说话,但气氛很温暖。
十点,我让她去睡觉。她临睡前,在圣诞树下挂了一只大大的红袜子,悄悄对我说:爸爸,我给妈妈也准备了礼物,放在她的枕头下面了。你别告诉她,我想给她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