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没有告诉孩子妈妈的丑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4页)

十点,我让她去睡觉。她临睡前,在圣诞树下挂了一只大大的红袜子,悄悄对我说:爸爸,我给妈妈也准备了礼物,放在她的枕头下面了。你别告诉她,我想给她一个惊喜。

那是一张她自己画的贺卡,上面画着我们一家三口,手牵着手,站在圣诞树下。画的旁边,用稚嫩的笔迹写着:祝妈妈圣诞快乐,永远漂亮!

我看着那张贺卡,心里五味杂陈。

林晚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念念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妈妈的房间。

我也跟了过去。

床上空无一人,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枕头下的那张贺-卡,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似乎在嘲笑着女儿的一片真心。

念念的眼神,一点一点地暗了下去。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默默地走过去,收起了那张贺卡,转身走出了房间。

从那天起,我发现,念念很少再主动提起妈妈这两个字了。

当晚,我在日记里写道:

失望,是一点一点累积的。当一个孩子用尽了所有的期待,换来的永远是落空,那么她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再期待。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的成长。

我把那张被念念收起来的贺卡,偷偷拿了过来,用相机拍了照,和那棵只有我们父女俩装饰的圣诞树的照片放在了一起。

文件夹的名字叫:十一岁的圣诞节,和一份没有被妈妈看到的礼物。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念念上初三了。今天是家长会。

我依旧是唯一到场的家长。我已经习惯了在家长群里,别的妈妈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我这个唯一的爸爸,偶尔插一两句话。

班主任在会上表扬了念念,说她学习刻苦,成绩稳定,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不太爱和同学交流。

我坐在下面,心里有些刺痛。我知道,她的内向,从何而来。

一个总是在家庭温暖中缺席的母亲,和一个为了维持家庭完整而沉默的父亲,如何能养出一个热情开朗的孩子

是我对不起她。

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特意把我留了下来。

陈念爸爸,有件事我想跟你沟通一下。老师的表情有些严肃,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陈念的问卷里,有几项指标有些异常,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认知上。比如,在‘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这一栏里,她写的是:‘谢谢爸爸,妈妈你忙吧’。

谢谢爸爸,后面是句号。

妈妈你忙吧,后面也是句号。

短短九个字,像九把刀子,插进了我的心脏。

老师担忧地看着我:我们不是想干涉你们的家庭隐私,只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是不是……妈妈平时工作太忙,跟孩子沟通比较少

我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对老师说:是,她妈妈是事业型女性,确实很忙。我会多注意的,谢谢老师。

走出学校,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我坐在车里,很久都没有发动。我拿出手机,翻出林晚的电话,很想打过去,把老师的话复述给她听。我想质问她,你看到了吗这就是你想要的成功你用女儿的失望和疏离,换来了你的功成名就,你午夜梦回的时候,心安吗

但最终,我还是放下了手机。

没有意义了。

一个连女儿的家长会都可以忙到忘记的人,你还能指望她什么呢

我驱车去了本市最好的心理咨询中心,预约了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我想,我给不了念念一个完整的母爱,至少,我要尽我所能,守护她心灵的健康。

那天晚上的日记,我只写了一句话:

原来,孩子是藏不住心事的。她所有的委屈和懂事,都写在了试卷上。

第三章:真相

岁月无声,却最有力量。

它能让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也能让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日复一日的冷漠中,腐朽成灰。

念念上了高中,住了校。我们的家,变得更加空旷和安静。

林晚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她升了职,成了公司的高管,名片上的头衔越来越长,家里的衣帽间里,名牌衣服和包包越来越多。她偶尔回来,就像视察工作的领导,问几句念念的学习,然后就开始打电话,处理她永远处理不完的工作。

我们三个人,即便在同一个屋檐下,也像是三个独立的星球,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再无交集。

离婚的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了无数次。

但我看着书架上念念的照片,还是忍住了。我怕,离婚的官司和争吵,会给她本就敏感的内心,带来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