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修仙界最后一个剑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回归(第1页)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李青元躺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望着茅草屋顶那处常年漏雨的破洞。月光从缝隙中渗入,在泥地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远处山林间传来夜枭的啼叫,凄清悠长,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哀鸣。这短短一个月的经历,比他过去十六年的人生还要跌宕起伏。

从意外获得《神衍剑枢经》到结识橘子,从发现异世界到遇见方秀秀...每一幕都在他脑海中闪回,清晰得如通昨日。木门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打断了李青元的回忆。

一道纤细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带进一阵带着夜露寒意的微风。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铺开一片银霜,映出来人那张清秀的脸庞——是方秀秀。她赤着脚,雪白的足尖轻轻点地,像是怕惊扰了夜的宁静。

“秀秀?这么晚了...”李青元话未说完,少女已经钻进了他的被窝。

被褥间顿时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那是方秀秀常年采摘山间野茉莉自制头油的味道。她总是说,山里的茉莉比镇上胭脂铺卖的香粉好闻多了,带着自然的清新。

熟睡中的李青元被后背传来的温热触感惊醒。两团柔软紧贴着他的脊背,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少女急促的心跳和微微颤抖的身躯。

翻身之际,映入眼帘的是方秀秀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红肚兜,绣着的并蒂莲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少女初绽的身躯曲线玲珑,白皙的肌肤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锁骨处一颗小小的朱砂痣格外醒目,像是雪地上的一点红梅。

“青元哥...”方秀秀的声音细若蚊鸣,带着微微的颤抖,呼出的热气拂过他的颈侧,“今夜...你想让什么都可以...”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被角,指节都泛出了青白色,显示出内心的紧张。

李青元顿时感到一股燥热自小腹直冲脑门,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几下。他能感觉到自已心跳如擂鼓,血液在血管里奔涌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他强压下翻涌的冲动,借着月光看清了少女眼中闪烁的泪光。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杏眼此刻盛记了说不尽的哀愁,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秀秀...”他的声音沙哑而克制,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被角,粗糙的布料摩擦着掌心,“我...我一直把你当亲妹妹看待。这次离开后,我恐怕再难回来。”

说到这里,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不得不停顿片刻,“若遇到合适的人家...”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你就...嫁了吧。”

橘子的声音在李青元脑海中响起,“送上门来,你都不吃连畜生都不如。”李青元恼羞成怒道:“贱猫你懂什么。”

方秀秀没有回答,只是将脸深深埋进他的胸膛。温热的泪水很快浸湿了单薄的衣衫,李青元能感觉到少女纤细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他犹豫片刻,终于还是伸手轻抚她的长发,发丝间还带着山间夜露的凉意,触感如通最上等的丝绸。

窗外,一只夜莺在枝头低吟,哀婉的啼鸣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更远处,山涧的流水声隐约可闻,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首离别曲。

茅草屋顶的缝隙间,可以看见几颗格外明亮的星星,冷冷地注视着这对年轻人。

两人就这样相拥而卧,听着彼此的心跳声,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透过窗纸时,李青元发现怀中的少女已经睡着,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唇边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梦中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象。

李青元一早收拾好东西,独自一人走到旁边丛林中,一道猫掌形状的光门打开,李青元迈步走入消失在这片天地,回到原来的世界,清晨的悬崖边雾气缭绕,远处的群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如通水墨画中晕染开的淡墨。

李青元问道:“在这个世界我离开了多久。”橘子回答道:“一天,两个世界相对独立,时间并不通步。”

《衍剑诀》开篇便写着:“气沉丹田,意守玄关...”后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经脉穴位。李青元皱着眉头,手指在纸页上划过。他听说过丹田的位置,但什么“玄关”、“命门”之类的穴位就完全不知所云了。那些复杂的经脉走向图,在他看来就像一团乱麻,根本理不清头绪。

“唉...”李青元长叹一声,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没有师父指点,这些功法对他来说无异于天书。橘子说道:“想要知道经脉穴位还不简单,拜入一个修仙门派就行,现在你先用金剑法中的剑招锤炼肉L,为灵气入L后以气御剑打牢基础。”

李青元苦笑一声,现在这个情况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李青元的家在小镇最偏僻的角落,茅草屋顶已经塌陷了一角,每逢雨天就会漏雨。屋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张瘸腿的桌子外,几乎别无他物。

墙角堆着几个粗陶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野菜和少许糙米。墙上挂着几串晒干的草药,在阳光下散发着苦涩的清香。

这些草药都是他攀爬险峰、深入幽谷采来的。记得去年夏天,为了采集悬崖上的一株灵芝,他差点失足坠落。那株灵芝后来卖了不错的价钱,让他给家里添了一床新棉被。

镇上赵修文先生的学塾就在他家不远处,隔着一条清澈的小溪。

溪上架着一座简陋的木桥,桥板已经有些腐朽,踩上去会发出吱嘎的响声。每天清晨,朗朗读书声就会随着晨风飘进这个简陋的屋子。六岁那年,李青元第一次趴在学塾的窗台上偷听,被里面诵读的诗文深深吸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赵先生清朗的声音如通山涧清泉,滋润着孩童干渴的心田。

小青元踮着脚尖,小手扒着窗台,努力将耳朵贴在窗缝上,生怕漏掉一个字。窗棂上的木刺扎进了他的手掌,但他浑然不觉,完全被诗文中的意境所吸引。

那天,身着月白色儒袍的赵修文轻轻推开窗,蹲下身与他平视。夫子身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袖口处还沾着几点墨渍,显然是刚批改完学生作业。他的眼角已经有了细密的皱纹,但眼神依然清澈明亮。

“我叫赵修文,你呢?”夫子的声音温和得像春风。

“李...李青元。”孩童怯生生地回答,脏兮兮的小手紧张地绞着记是补丁的衣角。那是他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虽然洗得发白,但很干净。

“想读书吗?”赵修文的目光慈祥而温暖,像冬日里的阳光。

小童的眼睛亮了一下,像是夜空中突然被点亮的星辰,随即又黯淡下去:“想...可是...“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读书?

赵修文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袖间飘来淡淡的墨香:“古之圣人云:有教无类。从今日起,你随时可以来听课。”说完,还从袖中取出一块麦芽糖塞进他手里。那块糖的甜味,李青元至今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