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逆流1991,我带全家成首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动员林仙儿(第1页)

吃过晚饭,碗筷等家务自然黄秀英会处理。

许岩不顾老妈的叨唠,说要高考了,要多多在家学习的话,他出了家门,往林仙儿的馄饨店方向而去。

这座小镇是千年古镇,当地人生生世世延续了几百年,发展成一条近两公里的长街,逢农历四九集日,方圆四邻八乡来这里赶集,算是一大集镇。

也因此,这条街道上,镇上派出所、税务、供销社、银行坐落期间。

现在的农业银行已经搬迁到新建的办公大楼,在街东头。

原先的农业银行的那幢三开间,后头有院落的老办公楼在街中间的十字路口,是这镇子上做生意地理位置绝佳的地方。

趁着时间早,许岩特意到农业银行老办公楼前,平日里虽然经常路过此地,但还从没进去过这幢楼。

农业银行虽然搬迁了,但雇了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头守夜看守。

许岩去时,正好见到那老头刚从自己家里吃完饭,到这楼里睡觉守夜。

“老伯,平时都是你一人守夜吗?”

予以取之,必给之。来之前,许岩买了一包红塔山香烟,从中递了一支烟给老头。

有烟路,这老头没有提防,加上许岩说话诚恳,便一一回答许岩的问题。

从老头的话中,许岩知道了他想要的信息,这座老楼银行的下一步准备出租。

许岩提出能否看看楼房的格局,本来迟疑的老头,随着许岩递给的一包烟后,答应了。

这幢楼是十年前建成,上下二楼,三开间。上二楼的楼梯是露天的,从后面的院子里上来。

院落约八十平方米,有一排瓦房,是以前的后勤食堂。

如开饭馆,厨房可以放后面的瓦房,二楼设置六个包厢,一楼大厅,确实是开饭馆的绝好地方。

记忆里,这楼房也曾出租给别人开饭馆,但已经是九十年末了,那时,饭馆如雨后春笋,因此生意也做得可以。

告别守夜老头,许岩特意围绕着这座楼房走了走,心里一边盘算着以后开饭馆的事宜。

突然,许岩在一家门店停下来,这家门店离农业银行老办公楼不远,斜对面。

门店不足三十平方,门关着,但门板上面贴着一张红纸,写着对外出租。

如今,市场经济隐隐活跃起来,街面上的门面房开始对外招租。

站在这家门店前,看着那张红纸,许岩呆若木鸡,一时之间,失魂落魄。

前尘往事一起涌入心头。

直到许岩迈进馄饨店,还没回过神来。

林仙儿正处理水盆里螺蛳,这些日子,很多人好口酒的人都愿意来这里喝一口,来一盘爆炒螺蛳。

因此,这段日子,生意很好,营业额都番了一番。

林仙儿一眼就看出许岩的不对劲,心事重重的样子;但林仙儿性子善解人意,从来不会贸然问人家不愿意说的心事。

自与许岩认识以来,林仙儿日日盼望见到许岩,只是许岩要学习,要高考,她也知道许岩将来要外出读书。

有时候,林仙儿想,自己要是会读书就好了,可以和他一起外出读书。

有时候,林仙儿想,将来许岩去哪个学校上大学,她就去那个地方开馄饨店……

有时候,放在心上想想就美好了,这些心里话,她从不会说出口。

许岩的出现,扰乱了她的芳心。以前的林仙儿不是这样的,她认准的事就要去做。

林仙儿经见过身边许多女孩,匆匆忙忙在外打工挣钱,所做的工作都在工厂流水线上打螺丝。

所谓外面的打工挣钱就是无本之木。

因此,林仙儿在她初中毕业后,就租了个店面,做起了馄饨店。

她的目的是挣一笔钱,然后做别的生意。至于要做哪种生意,她还没想好。

现在,林仙儿虽然蹲在地上处理水盆里的螺蛳,当听到许岩的脚步声,不经意的嘴角竟然勾勒出浅浅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