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万小时定律(第2页)
这些日子我们5平衡被你这家伙给整成抑郁了,知道不知道?
还有一些女同学的心声:别的先不说,你咋突然就变帅了呢?
许岩微微一笑,说:
“不知道同学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学过达·芬奇没有?”
“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来,达芬奇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里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同学们,我就是受此启发,学习英语我花了一千多少时,所以真的提高了不少。”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让同学们也用这法子提高学习成绩,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我知道曾天明不喜欢读书,这样不切合实际。”
“擦。”曾天明朝讲台上许岩挥了挥手。
“其实,高考后在座的大部分同学就要走上社会,可能在工厂里做工,可能会学一技之长,比如修车,我想只要学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一名技术人才……”
许岩继续侃侃而谈,面对同学,眼神清澈而且明亮。5班的学生认真听着。他们竟然没有觉得许岩在显耀,因为他们能感受到许岩的真诚。
殊不知,若干年后,有细心人统计,这届高三学子走上社会,最有出息的是5班同学。
且不说那时如雷贯耳的许岩,其他5班学生多多少少成为各个领域的人才,许多人都是开始凭着学到的出色的技术,然后自己开公司办公厂。
譬如曾天明,开始是出租车司机,后来学修车,后来开了好几家4s汽车销售公司。
因为,他们都认真听过许岩对他们说过的“一万小时定律”。
其实,许岩学习工作,也是遵循着“一万小时定律”。
这天是周日,高三一般没有星期天,都在争分夺秒备战高考。
但为照顾家远的同学,两周放半天假。
这天正是星期天,有半天假。
中午许岩和曾天明在校门口分手时,约曾天明晚上去馄饨店。
曾天明谢绝了,得瑟地伸出一个手指头,朝许岩晃动一下。
许岩明白了,这小子刚向周倩艳表白过,今天要去约会。
“这次叫你,不去,我算请你了。”
“不行!要不你折成钱给我,三碗馄饨钱。”
“想得美。”许岩说。
曾天明不去,他也要去林仙馄饨店。他要和林仙儿搞好关系,练习一下抱大户的大腿,谈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