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余家家宴(第1页)
正月初七的夜晚,城东富人区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
墨蓝色的夜空像块丝绒幕布,缀着疏朗的星子,而这片区域的灯火却比星光更盛。
独栋别墅的落地窗透出暖黄光晕,庭院里的景观灯沿着绿植勾勒出柔和线条,连道路两旁的梧桐都缠着流星雨般的串灯,踩在铺着鹅卵石的小径上,鞋跟敲出的轻响都裹着几分贵气。
余家大宅就藏在这片璀璨里。
米白色的欧式建筑带着尖顶阁楼,雕花铁栅栏后,两尊石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门廊处的水晶吊灯倾泻出瀑布般的光亮,把“余府”两个鎏金大字照得愈发耀眼。
推开厚重的实木门时,门轴发出低沉的“咔嗒”声,仿佛在为这场家族聚餐拉开序幕。
客厅早被改造成临时宴会厅,水晶灯的光芒透过棱镜洒下来,在大理石地面上碎成一片星河。
长约五米的酸枝木圆桌摆在中央,桌布是暗纹提花的香槟色,边缘垂着流苏,轻轻一碰就晃出细碎的光影。
家主余宏志坐在主位,他穿着深灰色中山装,领口系着同色系领结,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虽已年过七旬,背脊却挺得笔直,左手搭在椅柄上,指节分明的手背上卧着块翡翠扳指,转动时泛着温润的光。
他不说话时,眉峰微蹙,眼神扫过席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正是余家几十年话语权的具象化。
桌旁的人各自落座,衣香鬓影间藏着微妙的家族生态。
长子余承业挨着父亲坐,一身炭灰色西装熨帖得没有褶皱,袖口露出的名表表盘在灯光下闪了闪。
他刚四十出头,鬓角却已染了些霜色,这是常年操持家族产业留下的痕迹——此刻他正低头跟身旁的妻子低语,嘴角噙着温和却疏离的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高脚杯的杯柱,杯里的红酒晃出浅浅的涟漪。
余承业的独女余曼曼坐在对面,一身米白色针织套装衬得她皮肤愈发白皙。
她刚二十出头,留着利落的齐肩短发,发尾微卷,正用银质叉子拨弄着盘中的波士顿龙虾,虾壳被厨师处理得极干净,露出的虾肉泛着莹润的光泽。
她时不时抬眼跟身旁的堂弟说笑,眼尾的笑意里带着被宠坏的娇憨,全然没注意到爷爷投来的目光。
二房一家坐在左手边。
余承志刚从海外赶回来,还带着点时差的倦意,深蓝色衬衫的袖口随意挽着,露出手腕上的潜水表。
他正跟长子余少东聊些什么,余少东穿着休闲西装,头发打理得蓬松,时不时点头应和,眼里闪着初入社会的锐气。
坐在另一边的余少强则显得拘谨些,一身美式校园风的卫衣牛仔裤,手里捏着手机,屏幕亮着,似乎在跟同学发信息,嘴角还带着未脱的青涩。
最热闹的要数三房。
余承福穿着花衬衫,领口敞着两颗扣子,手腕上的金表在灯光下格外晃眼。
他正跟现任妻子赵晓文低声说笑
赵晓文穿着亮片连衣裙,涂着正红色口红,时不时用涂着水晶美甲的手指夹起一颗鱼子酱,送进余承福嘴里。
两人的互动亲昵又张扬,与席间其他人格格不入,却也没人敢多说什么——谁都知道,这位三少爷是家主余宏志年轻时荒唐留下的“意外”,虽不受重视,却也占着个名分。
圆桌上的菜肴早已摆得满满当当,却不见丝毫拥挤。
冰镇帝王蟹卧在碎冰里,蟹腿被整齐剪开,旁边摆着银质小叉;
砂锅炖的佛跳墙冒着袅袅热气,掀开盖子时,鲍鱼、鱼翅的香气混着黄酒的醇厚漫开来;
还有清蒸东星斑,鱼身上铺着翠绿的葱丝,淋着琥珀色的酱汁,鱼眼亮晶晶的,一看就新鲜得很。
每道菜都用定制的骨瓷盘装着,盘边点缀着可食用的鲜花,连盛汤的器皿都是描金的,透着低调的奢华。
私人厨师穿着白色制服,戴着高帽,正站在角落候着,随时准备添菜。
管家则轻手轻脚地为众人倒酒,红酒瓶上的标签显示着年份,显然是窖藏多年的佳酿。
席间的交谈声不高,偶尔响起银叉碰骨瓷盘的轻响,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晚风拂过树叶的声,构成一幅精致又略显疏离的家族图景。
这是余家每年才一次的家宴,也是权力、亲情与利益交织的缩影,在正月初七的夜晚,被灯光镀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薄纱。
水晶灯的光芒透过棱镜,在酸枝木圆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