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页)
社恐产品设计系男生王澜的秘密基地里,藏着一张画满红叉的日历。每划掉一天,他与沪上大女主林晓的距离就近一寸。那年安县雨夜,忘带钥匙的狼尾鲻鱼头少女闯进他的人生;如今隔着一千二百公里,他的无人机穿越晨雾降落在双旦大学草坪——悬挂的早餐袋里除了生煎包,还有用3D打印的她的Q版钥匙扣。王同学,视频里她晃着新钥匙扣挑眉,下次敢不敢亲自递到我手里他耳尖红透盯着建模软件:在、在订票了...
第一章
地图上的红叉与星轨
荆门深秋的夜风已带寒意,吹得老式玻璃窗嗡嗡轻响。王澜缩在屏幕幽蓝的光里,指尖悬在日历软件上方,郑重落下一点。又一个日期被红叉覆盖,像凝固的血珠。屏幕顶端跳出行小字:距林晓生日还有47天。他调出地图,指尖从湖北缓慢滑向上海,一千二百公里的虚拟轨迹在视网膜上灼烧。桌角摆着个小小的3D打印模型——微缩版双旦大学光华楼,楼顶还粘着粒米粒大的无人机,那是他专业课的练手作,更是隐秘的思念载体。
手机突然震动,特殊铃声炸响寂静——是《小星星变奏曲》,林晓的专属召唤。他手忙脚乱插上耳机,视频接通瞬间,心跳盖过了窗外的风声。
屏幕那端亮得晃眼。林晓刚夜跑完,狼尾鲻鱼头湿漉漉地黏在颈侧,几缕微卷的发梢扫着锁骨。她随意拽下运动发带,汗珠顺着下颌滚落,隔着屏幕都蒸腾着蓬勃热气。
王同学,汇报今日生存状态!她喘着气笑,背景是双旦大学南区灯火通明的宿舍楼,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老、老样子。王澜下意识把镜头偏了偏,避开身后堆满草图与建模书籍的凌乱书桌,也藏起发烫的耳根,画了张新椅子……人体工学,带、带按摩功能。他声音渐低,像怕惊扰什么。他总这样,面对她时,流畅的思维便生了涩。
林晓却凑近屏幕,鼻尖几乎抵上来,放大的眉眼带着洞察一切的笑意:按摩椅给谁设计的嗯拖长的尾音像羽毛搔刮耳膜。
王澜喉结滚动,目光飘向桌角的光华楼模型,声如蚊蚋:……你。
林晓笑声清越,撞碎他所有窘迫:就知道!我们社恐小王最好了!她抓起毛巾胡乱擦汗,动作利落如挥刀,下周我辩论赛决赛,视频连线督战,不准缺席!
嗯,一定。他用力点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模型冰冷的棱角。一千二百公里又如何她的光总能穿透距离,精准落在他贫瘠的土壤上。
这束光,穿透岁月的尘埃,照亮了安县那个潮湿的雨季黄昏。
第二章
雨锁安城
贵州的雨总是来得又急又密。十四岁的王澜抱着素描本蜷在窗边,铅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划拉。窗外灰蒙蒙一片,瓦檐滴水串成珠帘,青石板路被洗得油亮。巷口那棵老槐树在风里摇晃,枝叶拍打着隔壁那栋新搬来的小楼——那是从遵市转学来的林晓家。
钥匙碰撞的清脆声响突兀地穿透雨幕。王澜抬眼望去,心口莫名一跳。隔壁院门口,穿着宽大校服的少女正焦躁地翻着书包。她剪着极短的头发,后颈处却留着几缕稍长的发尾,湿漉漉地贴在皮肤上,像某种倔强又灵动的动物。书包被翻得底朝天,最终她懊恼地踹了一脚铁门,声响惊得王澜手里的铅笔啪嗒掉在地上。
少女闻声回头。隔着雨帘和矮墙,王澜撞进一双清亮灼人的眼睛里。他像被烫到般猛地缩回窗后,心脏擂鼓似地敲着肋骨。
几秒后,敲门声迟疑地响起,轻得像怕惊扰了雨声。
王澜挪到门边,拉开一条缝。湿冷的空气裹挟着淡淡的青草香涌进来。少女站在檐下,雨水顺着她利落的发梢往下滴,校服肩头洇开深色的水痕。同学,她声音爽脆,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窘迫,我钥匙忘带了,能……借你家屋檐躲会儿雨吗等我爸妈下班。
可、可以。王澜侧身让开,手心里全是汗。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清这个新邻居。她皮肤很白,鼻梁挺直,下颌线条清晰利落,像他素描本里勾勒过的石膏像,却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她身上有股说不出的劲儿,像安县山野间肆意生长的野竹子,风雨里也站得笔直。
客厅里,王妈妈热情地招呼林晓坐下,端来热腾腾的姜茶。王澜像个影子般缩在沙发角落,捧着杯子小口啜饮,眼角的余光却不受控地黏在对面少女身上。她坐姿并不拘谨,捧着杯子暖手,大大方方地环顾着这个陌生环境,目光扫过他堆在茶几上的素描本时,微微停顿。
你画的她忽然问,下巴朝素描本一点。
王澜像受惊的兔子,差点打翻杯子:……嗯。
能看看吗
他迟疑片刻,把本子推过去,指尖都在发颤。林晓一页页翻看,里面大多是老巷的风景、窗台上的盆栽,还有那只总来蹭饭的流浪猫。翻到最新一页时,她忽然笑了。纸上潦草地勾勒着一个侧影:短头发,微仰着头看雨,后颈几缕发丝飞扬——正是几分钟前在院门口焦躁翻包的她。
画得挺好,她把本子递回来,眼里含着促狭的笑意,就是下次画人,记得打个招呼。
王澜的脸腾地烧起来,恨不能钻进沙发缝里。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小了,檐滴敲打青石板的节奏变得舒缓。王妈妈留林晓吃晚饭,饭桌上,他知道了她叫林晓,刚从遵市转学过来,父母在县医院工作。她说话语速很快,像山涧溪流叮咚跳跃,偶尔抛个问题过来,王澜就紧张地攥紧筷子,回答得磕磕绊绊,引得林晓眉眼弯弯。
雨彻底停了。暮色四合时,林晓爸妈的车灯照亮了湿漉漉的小巷。她跳起来道谢,走到院门口又回头,冲还站在门边的王澜挥挥手,狼尾发梢在晚风里轻轻晃动:谢啦,新邻居!下次忘带钥匙还找你!
门关上,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声音。王澜背靠着门板,手心似乎还残留着素描本被翻动时的细微摩擦感。那个雨中的侧影,那双清亮带笑的眼睛,像一粒种子,悄然落进了他寂静的少年时光里,在往后的岁月里,生根发芽,葳蕤成林。
第三章
山河作证(假期旅行片段·敦煌鸣沙山)
荆楚的暑气尚未散尽,西北的风沙已有了粗粝的质感。凌晨四点的鸣沙山,天幕是深邃的绀青,星河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王澜裹着厚厚的冲锋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林晓身后,向沙丘顶端跋涉。细沙不断灌进鞋袜,冰冷又磨人,他喘着气,看着前面那个几乎融入夜色却依旧步履矫健的身影。
快点啊王同学!林晓回头,狼尾发被风吹得乱舞,鼻尖冻得微红,眼睛却亮得像启明星,再磨蹭就赶不上日出了!她伸出手,不由分说地攥住他的手腕。她的掌心温热干燥,带着薄茧,稳稳地传递着力量,瞬间驱散了王澜指尖的冰凉和心头的畏缩。他反手更紧地回握,任由她牵引着,在柔软的沙海里向上攀登。
终于站在最高处,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林晓利落地脱下冲锋衣铺在沙地上,拉他坐下。寒风立刻穿透毛衣,王澜打了个哆嗦。下一秒,带着体温的外套兜头罩下,林晓的气息瞬间将他包围。穿着,她命令道,自己只穿着单薄的抓绒衣,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株迎风的胡杨,你这小身板,冻病了谁给我扛三脚架语气凶巴巴,动作却温柔地替他拉紧了领口。
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泼洒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光影流动,宛如熔化的黄金。整个天地被一种神圣而壮阔的寂静笼罩。王澜看得屏住呼吸,下意识地想去摸背包里的速写本。
别动。林晓忽然轻声说,头自然地靠上他的肩膀。发梢微卷的狼尾蹭着他的颈侧,有点痒,更多的是无法言喻的悸动。王澜的身体瞬间僵住,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肩头这珍贵的重量。隔着厚厚的衣物,他依然能感受到她身体的温热轮廓。
王澜,她望着那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模糊,却清晰地落进他心里,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看很多地方的日出。
不是询问,而是笃定的宣告。晨光为她的侧脸镀上金边,睫毛上跳跃着细碎的光点。王澜的心口被巨大的暖流填满,鼓胀得发疼。他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地,将自己的脸颊,轻轻贴了贴她微凉的发顶。风卷着细沙掠过耳畔,脚下是沉睡千年的沙漠,肩上是他的整个太阳。山河无声,却在此刻,为他们作证。
抱歉,刚才又没处理完整,而且段落挤在一起确实不清晰。重新调整了,确保段落分明且无空行,你看这样:
第四章
沪上突袭与心跳鼓点
日历上的红叉终于蔓延到第四十七格。王澜盯着手机屏幕上上海·晴,15-22℃的天气预报,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背包里,除了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还静静躺着一个丝绒小盒——里面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用光敏树脂3D打印、亲手打磨上色的林晓Q版钥匙扣升级版。这一次,它穿着复旦辩论队的队服,手里举着个小话筒,神气活现。
高铁飞驰,窗外的景色从荆楚的丘陵稻田渐变为江南的平坦水网。一千二百公里的距离被压缩成五个小时的心跳。王澜戴着降噪耳机,循环播放着林晓喜欢的歌单,试图压下胸腔里那只横冲直撞的鹿。他反复预演着见面时的场景:该说什么是先递钥匙扣还是先打招呼如果她身边有同学怎么办每一个念头都像藤蔓,缠绕得他呼吸不畅。
双旦大学校门口,梧桐叶落了一地金黄。王澜像一株格格不入的植物,僵在涌动的人潮边缘。他深吸一口气,摸出手机,手指悬在林晓的号码上方,迟迟按不下去。直接打电话会不会打扰她上课发信息万一她没及时看到……社恐的万般纠结在他脑中激烈交战。
同学,麻烦让让。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身后响起,带着点风风火火的意味。王澜像受惊的兔子般猛地侧身让开,背包带却不小心勾住了对方斜挎包的金属链。
哎呀!女生轻呼一声。
对、对不起!王澜脸瞬间涨红,手忙脚乱地去解缠绕的带子,越急越乱,指尖都在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