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页)
“好!”小雅用力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颗用糖纸包着的水果糖,塞到沈黎雾手里,“这个给姐姐,甜甜的,路上吃。”
沈黎雾捏着那颗小小的糖,糖纸在指尖沙沙响,“谢谢小雅。”
“快去吧,张阿姨该等急了。”院长妈妈朝小雅摆摆手,看着小姑娘蹦蹦跳跳跑下楼,才转头对沈黎雾说,“这些孩子,一个个看着没心没肺的,其实心里都记着事呢。早上我跟张阿姨说你明天走,小石头偷偷躲在门后哭,说怕以后没人教他做算术题了。”
沈黎雾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酸酸的。她从高中起就帮院里的孩子辅导功课,小石头最黏她,总缠着问东问西,有时候烦得她想躲,可真要走了,又舍不得那双总跟着她的眼睛。
“等我到了学校,每周给他们打电话。”沈黎雾说,声音有些闷。
“打什么电话呀,长途多贵。”院长妈妈嗔怪道,“他们要真想你,我让张阿姨拍几张照片寄给你,你有空了就写封信,说说大学里的新鲜事,他们准能乐上好几天。”
走到一楼大厅,饭菜的香味更浓了。长桌上摆着糖醋排骨、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大盆白米饭。十几个孩子围着桌子坐,看见沈黎雾,都停下手里的动作。
“黎雾姐姐!”最小的朵朵从椅子上滑下来,扑到她腿边,抱着她的膝盖仰起脸,“你不要走好不好?我把我的小熊给你,你留下来陪我玩。”
沈黎雾弯腰抱起朵朵,小姑娘软软的,带着奶香味。“朵朵乖,姐姐不是不要你了,姐姐是去学本事,等学好了就回来,到时候给你买好多好多糖果,还有会说话的小熊。”
“真的吗?”朵朵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小手揪着她的衣角。
“真的,姐姐什么时候骗过你。”沈黎雾刮了下她的小鼻子,把她放回椅子上,“快坐好吃饭,不然排骨要被小石头抢光了。”
小石头立刻挺起小胸脯,“我才不会抢朵朵的排骨,我要给黎雾姐姐留最大的那块!”
孩子们哄堂大笑,气氛又热闹起来。张阿姨端着个空盘子从厨房出来,看见沈黎雾,笑着说:“可算下来了,就等你呢。快坐快坐,我特意给你留了碗炖得最烂的排骨。”
沈黎雾在院长妈妈身边坐下,张阿姨果然给她端来满满一碗排骨,酱汁浓郁,香气扑鼻。她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院长妈妈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多吃点蔬菜,别总吃肉。”
“嗯。”沈黎雾点点头,努力把眼泪憋回去。
饭桌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她大学里的事。
“黎雾姐姐,大学的宿舍是不是像城堡一样?”
“大学里有滑梯吗?有秋千吗?”
“姐姐去了大学,还会记得我们吗?”
沈黎雾耐心地一个个回答,说大学的宿舍是几个人住在一起的房间,说大学里有很大的操场和图书馆,说她一定会记得所有人,会经常回来看他们。
吃完饭,孩子们缠着她讲故事,沈黎雾便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给他们讲《西游记》里的故事。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院长妈妈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手里拿着针线,给孩子们缝补衣服,时不时抬头看看沈黎雾,眼神温柔得像月光。
讲完故事,孩子们一个个被张阿姨催着去睡觉,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石榴树的叶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
“院长妈妈,我帮你捶捶背吧。”沈黎雾走过去,在竹椅后蹲下,轻轻捶着院长妈妈的肩膀。
“不用不用,我这老骨头还硬朗着呢。”院长妈妈放下针线,握住她的手,“累了吧?讲了那么久的故事。”
“不累。”沈黎雾摇摇头,“好久没这样给他们讲故事了,以前总觉得他们吵,现在倒觉得,听他们叽叽喳喳的,心里踏实。”
“可不是嘛,”院长妈妈叹了口气,“等你走了,院里少了个能镇住他们的人,我这耳朵怕是要清静不少,可心里呀,说不定空落落的。”
沈黎雾的手顿了顿,“院长妈妈,我……”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院长妈妈打断她,转过头看着她,“傻孩子,人总是要往前看的。你有出息了,能去更好的地方,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
她摩挲着沈黎雾的手背,指腹的薄茧蹭得人有些痒,“你呀,从小就心思重,什么事都往心里藏。到了大学里,别总闷着,多交几个朋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跟朋友说说,别自己扛着。”
“嗯,我知道了。”沈黎雾点头。
“还有,”院长妈妈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神情严肃起来,“你学的那个犯罪心理学,听着就挺吓人的。以后要是接触到那些不好的人和事,千万别逞强,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知道吗?”
“我知道,院长妈妈,我会小心的。”沈黎雾说,“我学这个,是为了帮人,不是去冒险。”
“那就好。”院长妈妈笑了,“我家黎雾是个有本事的姑娘,肯定能做大事。”
两人静静地坐着,月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柔而宁静。过了一会儿,院长妈妈站起身,“时间不早了,你明天还要赶路,早点去睡吧。”
沈黎雾跟着站起来,“院长妈妈,你也早点休息。”
“我再收拾一下,就去睡。”院长妈妈拍了拍她的胳膊,“去吧。”
沈黎雾转身回房间,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院长妈妈还站在石榴树下,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回到房间,沈黎雾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刚到孤儿院的时候,院长妈妈抱着她,给她唱摇篮曲;想起她第一次得奖状时,院长妈妈比她还高兴,把奖状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想起她生病时,院长妈妈守在她床边,一夜没合眼……十八年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