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千金种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见到了老熟人(第2页)

这日午后,苏文渊正给姜千金讲《楚辞》里的“香草美人”,忽然听见村口传来喧哗。有人骑着快马冲进村子,马蹄踏得泥水飞溅,嘴里喊着:“奉旨查访!捉拿逃犯苏文渊!”

苏文渊手里的笔“啪嗒”掉在纸上,墨汁晕开一个黑团。他脸色发白,猛地站起身,却牵动了腿伤,踉跄了一下。

“苏先生?”姜千金仰头看他,眼里记是疑惑。

庄先生从屋里出来,沉声道:“看来瞒不住了。你到底是谁?”

苏文渊苦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个“苏”字,与姜千金腕上的木牌如出一辙:“实不相瞒,我是当朝御史之子,家父因弹劾奸臣被构陷,我带着证据上京鸣冤,却被奸臣的人追杀。”

院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那些官差显然是循着踪迹找来的。苏文渊攥紧玉佩:“连累先生和姑娘了,我这就出去,不拖累你们。”

“站住!”姜千金突然拉住他的衣角,“你走了,谁给我讲‘香草’?谁教我认‘莒’字?”

正说着,姜老三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见官差往庄先生院里冲,当即大喝一声:“你们干啥!”他身后跟着七八个村民,都是听见动静赶来的,手里的锄头扁担横在院门口,像道铁闸。

为首的官差是个尖脸,看见苏文渊就眼睛发亮:“抓住他!就是苏文渊!”

“抓谁?”张大爷往前一站,手里的烟杆敲得当当响,“这是庄先生的远房亲戚,来养病的!你们凭啥抓人?”

尖脸官差冷笑:“他是朝廷钦犯!窝藏者通罪!”说着就要往里闯,却被村民们死死拦住,推搡间,有人的草帽都被挤掉了。

苏文渊看着院外的阵仗,眼眶发热:“乡亲们,别为我犯险……”

“啥险不险的!”姜老爹拄着拐杖进来,往苏文渊面前一站,“你是千金救的人,就是我姜家的客人。要抓人,先问问我这把老骨头!”

姜千金突然跑到尖脸官差面前,举起腕上的木牌:“你们找的是苏先生吗?他是好人!他教我认字,还知道好多草药名!”

尖脸官差被个小丫头拦着,又气又笑:“小屁孩懂什么!”伸手就想推开她,却被姜老三一把抓住手腕,疼得龇牙咧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銮铃声,一行人马簇拥着一顶轿子过来,轿帘掀开,走下个人来,竟是前几日来村里的那个络腮胡公差,只是此刻换了身锦袍,身后跟着个捧着圣旨的太监。

“都住手!”络腮胡喊道,“圣旨到!苏御史沉冤得雪,苏公子官复原职,特来赔罪!”

尖脸官差瞬间面如死灰,“扑通”跪在地上。

苏文渊愣住了,接过圣旨看了半晌,突然朝着京城方向叩首,泪水砸在青石板上。

村民们这才明白过来,纷纷松了手,你看我我看你,都笑了。张大爷挠挠头:“闹了半天,是大官啊?”

苏文渊站起身,对着村民们深深一揖:“多谢各位相救,苏某没齿难忘。”他走到姜千金面前,蹲下身,看着她腕上的木牌,“这个,原是我掉的,现在送你吧。”又从怀里掏出支玉笔,“以后练字,用这个。”

姜千金接过玉笔,冰凉的笔杆透着温润,她忽然想起苏文渊教她写的“莒”字,抬头问:“你还会回来教我认草药名吗?”

苏文渊笑了,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一定。等我处理完家事,就来这村里开个学堂,教你们所有人读书。”

三日后,苏文渊带着圣旨离开了姜家村。村民们送他到山口,姜千金把自已挖的一包草药塞给他:“这个治腿伤,路上用。”

苏文渊接过药包,翻身上马,回头喊道:“等着我!”

马蹄声渐远,姜千金站在山口,手里攥着那支玉笔,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山弯里。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春草的气息,她忽然想起苏文渊教她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她不懂太深的意思,只觉得心里像揣了颗糖,甜丝丝的。转身往村里跑,三哥在后面喊:“慢点!”她却跑得更快了,书包里的木笔敲打着布面,像在数着日子,等那个教她认“莒”字的人回来。

学堂的老槐树下,庄先生正拾掇着苏文渊留下的书,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书页上,照着一行小字:“乡野有真趣,稚子胜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