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潜在危机(第2页)
“是啊。”李慕白把种子塞进布包,故意让老板听见,“想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种地不是投机。”李德海盯着他,话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别想着走捷径,摔了跟头没人扶你。”
“我没想走捷径。”他笑,“就想踏踏实实干点活。”
李德海哼了一声,推门走了。
老板摇头:“你这堂叔,去年承包地亏了两万,现在看谁种地都像防贼。”
李慕白没接话,拎着东西出了门。
回村路上,他故意放慢脚步,扁担压在肩上,耳朵却竖着。身后有脚步声,不远不近,节奏稳定得反常。
他忽然停下整理绳结,回头一瞥——李德海站在二十米外的田埂上,抽烟,烟头一明一灭,像只盯人的独眼。
他没慌,反而绕道去了村委公告栏。那张“县农技站下乡指导预告”贴在正中,日期清清楚楚:三月二十一日。
他站在那儿看了足足五分钟,大声念了一遍通知内容,还掏出本子抄了两句。旁边人看了他两眼,嘀咕:“这小子今天怪得很。”
抄完他才走,这次特意走了条偏路,绕过祖宅后墙。经过老槐树时,他脚步一顿——李德海鞋底沾的红土,和这儿的土色一模一样。
他低头看着那块露出半截的青砖,蟠龙纹在树影下若隐若现。没伸手碰,也没多看,转身就走。
晚上,他躺在床板上,手摸进内袋,掏出那张写着“玉启门,心见田”的纸片。月光从窗缝漏进来,照在纸上,墨迹泛着微光。
他盯着那六个字,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的事:王婶的话、李德海的眼神、农资店的对话、公告栏的日期。
“现在不是开门的时侯。”他低声说,“是先把门缝守住。”
他闭上眼,开始盘算:三月下种,灵田能三倍速生,五十天的作物,十五天就能熟。但不能多种,不能显眼,得先试一两种快熟菜,产量控制在够卖一两趟的量。
钱从哪儿来?卖菜。人从哪儿来?赶集时接触摊主,慢慢搭上线。风险怎么防?不让李德海抓到把柄,不让他看出破绽。
他翻了个身,手搭在胸口,玉佩贴着皮肤,温温的。
“你要是真能帮我,就别在这时侯掉链子。”他嘀咕,“我可不想第一天发财,第二天就被堂叔拿锄头追着砍。”
窗外风起,老槐树的影子扫过青砖,纹路一闪,像是活过来一瞬。
他没看见,但手指无意识地蜷了蜷,像是攥住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他又去了村口。这次不是锄草,是帮人搬肥料。干完活,他蹲在田埂上喝水,顺口问:“李叔,你说种点小油菜,能不能在农技站来之前出一茬?”
“能啊,但没人收。”李叔摇头,“镇上菜市场都让批发商包了,散户进不去。”
“那要是量少呢?就一两筐,摆在路边卖?”
“那倒没人管。”李叔笑,“不过你得敢站那儿吆喝,别脸皮薄。”
“我不怕。”他咧嘴,“大不了喊破嗓子,反正也没人认识我。”
李德海远远站着,手里捏着半截烟,没点。他看着李慕白和人说笑,看着他主动帮忙,看着他问东问西。
忽然,他弯腰捡起一块土疙瘩,攥在手里,指节发白。
李慕白正笑着,忽然觉得胸口一热。
他低头,玉佩隔着衣服,烫了一下,像被谁轻轻掐了把。
他猛地抬头,望向李德海的方向。
李德海已转身走了,鞋底沾着红土,一步步踩进晨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