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025:我的求职漂流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雨中的骗局(第2页)

张姐的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了一下。她反复看着手里那张皱巴巴的收据,上面的字迹突然变得无比刺眼。200块,半个月的菜钱,她心心念念的工作,她想象中孙女的新书包……全都是假的。那个男人的笑脸,那些热情的承诺,原来都是为了骗走她口袋里那点可怜的钱。

雨越下越大,砸在身上生疼。张姐没地方躲,只能缩在公交站牌后面,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头发和衣服。她掏出手机,又一次拨那个号码,依旧是关机提示音。她不知道自已是怎么走到路边墙角的,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双腿一软,就蹲了下去。

对不起老伴,对不起孙女。她怎么这么傻,怎么会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她明明知道这世上没有那么好的事,可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结果把仅有的一点钱都给骗走了。无能、愚蠢、没用……这些词像针一样扎在心上,眼泪混着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流进嘴里,又苦又涩。

她蹲在那里,背对着来往的行人,肩膀一抽一抽的,像株被暴雨打蔫的野草。蓝外套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冷意顺着皮肤往骨头缝里钻。她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缩成一团,把自已藏起来。

“阿姨,您怎么了?”

一个清澈的女声在头顶响起,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张姐没抬头,她不想让任何人看见自已这副样子。雨水还在往下落,可头顶突然一暗,雨好像停了。她愣了一下,慢慢抬起头。

一个年轻女孩站在她面前,撑着一把浅蓝色的伞,伞面微微倾斜,正好遮住她和张姐。女孩穿着米白色的风衣,牛仔裤干干净净,头发扎成个利落的马尾,脸上没化妆,眼睛很亮,像雨后洗过的天空。她手里还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热气透过塑料袋渗出来,带着淡淡的甜香。

“阿姨,您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女孩又问了一遍,声音放得更柔,“雨这么大,您蹲在这儿会感冒的。”

张姐看着女孩干净的脸,看着那把挡住风雨的伞,心里那道紧绷的弦突然断了。积压的委屈、愤怒、绝望像决堤的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哽咽,眼泪掉得更凶了。

“我……我被骗了……”她语无伦次地开口,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那个人说……说有商场的活儿……要了我200块押金……现在人找不到了……电话也关机了……”

她从口袋里摸出那张被雨水泡得发皱的收据,递给女孩,手指因为寒冷和激动而不停颤抖:“你看……就这个……我真是太傻了……那是我半个月的菜钱啊……”

女孩接过收据,眉头轻轻蹙了起来。她认真地听着张姐断断续续的哭诉,没有不耐烦,也没有露出鄙夷的神色,只是眼神里渐渐染上了愤怒和心疼。她把伞往张姐那边又挪了挪,自已的半边肩膀都露在了雨里,很快就被打湿了。

“阿姨,您先别急。”女孩蹲下身,和她平视,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抽出几张,轻轻帮她擦脸上的雨水和泪水,“这种骗子太可恶了,专门欺负你们老实人。”

她的手指很暖,带着点护手霜的淡淡香味。张姐很久没被人这样温柔地对待过了,心里又酸又软,眼泪流得更凶了。

“钱……钱是不是要不回来了?”她哽咽着问,声音里还存着最后一丝微弱的希望。

女孩沉默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这种中介流动性很大,估计很难追回来了。不过您别太自责,不是您傻,是他们太坏了,早就把套路练熟了。”

张姐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她低下头,看着自已冻得发青的手,那双手粗糙、布记老茧,一辈子都在为柴米油盐操劳,却连200块钱都守不住。

“阿姨,您先起来,我们去那边躲躲雨。”女孩扶着她的胳膊,把她慢慢拉起来。张姐的腿蹲麻了,站起来时踉跄了一下,女孩赶紧扶住她。

不远处有个卖五金杂货的小摊,搭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底下堆着些水管和零件。女孩扶着张姐走到棚子下,总算避开了雨势。她把手里的塑料袋递过来:“阿姨,您还没吃早饭吧?这豆浆是热的,您先暖暖身子。”

张姐看着那杯冒着热气的豆浆,摇了摇头:“我不饿……谢谢你,姑娘。”

“喝点吧,不然一会儿该凉了。”女孩把豆浆塞到她手里,杯壁温温热热的,暖意顺着掌心一点点传到心里,“我叫赵晓星,就在附近的社区服务中心实习,专门负责帮大家找工作的。您要是信得过我,我帮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儿,不收您一分钱。”

张姐愣住了,抬起头看着赵晓星。女孩的眼睛很真诚,没有一点虚假的热情,就像这杯豆浆的温度,实实在在的。

“社区……有免费的工作介绍?”她不太敢相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有的,”赵晓星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和笔,“我们那有很多正规企业的招聘信息,都是不收中介费的。您会让什么?保洁?让饭?还是……”

“我会让饭!”张姐赶紧说,眼睛里重新亮起一点光,“我让了一辈子饭了,家常菜都会,还会让包子饺子。前几年在儿子家带孙女,他们都说我让的红烧肉最好吃。”

“那太好了,”赵晓星笑了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我记得有个连锁的老年食堂正在招帮厨,就需要会让家常菜的,月薪3000,包吃住,年龄要求也放宽到55岁以下。就是要住宿舍,您愿意吗?”

张姐的心怦怦直跳,3000,包吃住,年龄也合适……这比那个骗子说的还靠谱。她看着赵晓星认真记录的侧脸,看着那把还在滴水的蓝伞,看着手里那杯渐渐暖热手心的豆浆,突然觉得鼻子一酸。

“愿意……我愿意……”她用力点头,眼泪又下来了,但这次的眼泪里,好像带着点甜。

雨还在下,棚子外的世界一片潮湿阴冷。但棚子底下,一个四十九岁的失业保洁工,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社工,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因为一场骗局,因为一把伞,因为一杯热豆浆,在这冰冷的雨天里,有了一丝微弱却温暖的连接。

赵晓星看着张姐捧着豆浆小口喝着,看着她冻得发青的手慢慢有了点血色,心里轻轻舒了口气。她来劳务市场,是想偷偷帮母亲找份轻松点的工作——母亲在餐馆洗盘子,腰不好,每天要站十几个小时。刚才看到张姐蹲在雨里发抖的样子,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每次累得直不起腰时,也是这样默默忍着。

也许她们的力量都很渺小,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复杂和冰冷,但至少在这一刻,她能用一把伞、一杯豆浆、一句安慰,给这个陌生的阿姨一点点支撑。就像在漫长的黑夜里,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虽然微弱,却能照亮眼前的一小片地方。

雨渐渐小了,天边透出一点微弱的光。赵晓星拿出手机,对张姐说:“阿姨,我把老年食堂的地址和电话写给您,您要是方便,下午我带您过去看看?”

张姐用力点着头,把那张写着地址的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像揣着个稀世珍宝。她看着赵晓星,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只化作一句哽咽的“谢谢……谢谢你啊,好孩子”。

有些温暖,不需要太多语言,就像此刻棚子下的沉默,就像那杯渐渐喝完的热豆浆,已经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