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第1页)
牛痘接种法,消息传到行宫,满朝大臣皆不敢信,一片议论纷纷。
有人弹劾董祈安,让皇帝立即赐死他。
有人说,大半个朝廷避到行宫来,正是因为畏惧天花,建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皇帝当传董家回京,验证牛痘接种法,若无效,再杀董家人不迟。
也有人说,是董寒苏蛊惑五皇子,向五皇子、皇后和太子进献谗言,目的就是让董家人回京。
皇帝不动声色,只每日上朝,在上座静静地听大臣们吵架,乃至后面越演越烈,文官们扯帽子、拽衣裳打了两回架。
第三回打架时,皇帝再也忍不住了,狠狠一拍龙案,愠怒道:
“放肆!都给朕住手!区区小事,你们便大闹朝堂,跟菜市场的妇人似的大吵大闹、上手厮打,成何体统!传到民间去,百姓们又会如何看待你们?把朝廷的威严置于何地?”
文武百官顿时纷纷跪下,连声谢罪:“皇上息怒,臣等罪该万死!”
大殿内一时安静。
大臣们忐忑不安,跪久了,一个个额头落下冷汗。
半晌,皇帝出声道:“晋爱卿,你是朕亲封的首辅,你如何看待牛痘接种法和董家人?董家人,可信?”
首辅晋晏丘已过耳顺之年,他颤颤巍巍地起身,拱手施了一礼,方道:
“皇上,董则明罪恶滔天,但董家人若真有法子预防天花,我们却因董则明的罪过不信他的儿子董祈安,错过了,我等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依老臣之见,且信董祈安一回,做个试验,若试验失败,杀了董家人便是,若试验成功,那便是我等的千秋之功,后代子孙都将从中受益。”
他话音才落,刘尚书立即起身,义愤填膺、激烈措辞道:
“皇上,万万不可啊!董则明当年沽名钓誉,表面铁面无私,四处弹劾贪官污吏,实则自己贪污受贿,将十万两白银藏在自己家中,实乃大雍朝最最可恶的蛀虫!
“皇上看在董则明是老臣的份上,饶过了董家人的性命,没有诛杀董家人,只是流放,已是仁慈。可董家人未必如此想。
“他们定是恨极了朝廷,这牛痘接种法定然有诈,说不得,他们想借机把天花传遍天下,祸害大雍朝,最终目的是祸国殃民,颠覆我大雍江山!请皇上三思啊!”
顿时,一片附和之声响起。
另一派支持董家人回京的大臣们,不干了,纷纷“启奏皇上”,大殿内再次响起争吵声。
皇帝气笑了。
他也不说话,就看着大臣们你来我往、唇枪舌战。
过了半个时辰,没吵出个结果来,大臣们口干舌燥。
皇帝看戏看得也是口干舌燥,石蓝忙提了茶壶来,为皇帝添茶。
皇帝连饮了三盏茶,以更衣为借口去如厕,顺便用了早膳,这才回到大殿中,再次向众臣询问意见。
大臣们又争论。
一直争论到晌午,皇帝又借口更衣,出来后如厕、吃晌饭,再回到大殿中。
大臣们有的饿得头晕眼花,有的腹部沉重如石——憋不住,想如厕,又不好御前失仪,不敢出声请三急假。
皇帝老神在在,把大臣们折腾个半死,这才又问:“爱卿们可商议出结果了?这董家人,召还是不召?”
大臣们没了脾气,也看出来皇帝偏向哪里,有几个快憋不住的老大臣先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