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4页)
他看着天幕,眼神复杂。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为了打击匈奴,数次倾国之力,深入漠北。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让大汉元气大伤。
他喃喃自语:“若当年,朕也懂得以空间换时间,以持久对速决……大汉的子民,或许就不用付出那般惨重的代价了。”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战争理念,产生了怀疑。
他看着那个窑洞里的身影,由衷地叹服。
“朕,善决战。”
“而此人,善决国运!”
草原金帐。
成吉思汗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的蒙古铁骑,之所以能横扫天下,靠的就是“速战速决”四个字。
而《论持久战》的每一个字,都在瓦解他的战争哲学。
他能想象到,如果他的敌人,采用了这种战略。
他的铁骑,将会被拖死,饿死,消耗死在无尽的拉锯战中。
他指着天幕,对身边的儿子们,用一种极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记住这个人。”
“他比我们遇到过的任何一个敌人,都更懂得,如何利用‘土地’的力量。”
天幕的旁白,在此时响起,充满了力量。
【《论持久战》,它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是一剂强心针,一盏指路灯。】
【它科学地预言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彻底粉碎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
【它告诉所有在黑暗中挣扎的华夏儿女: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个能清晰指出未来道路的人,其形象,近乎于神。】
理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华夏。
然而,天幕的画面,却骤然一转。
变得阴森,血腥。
旁白的声音,也变得冰冷刺骨。
【理论的武器已经铸成,思想的壁垒已经建立。】
【然而,纸上的推演,终究要用鲜血来验证。】
【被拖入持久战泥潭的敌人,不会坐以待毙。】
【恼羞成怒的他们,将发动一场旨在彻底摧毁“赤龙”生存根基的,惨无人道的大扫荡。】
画面上,出现了一张樱花国的作战地图。
上面用血红的汉字,写着这次作战的代号。
【烬灭作战】
镜头,最后定格在一个被大火烧成白地的村庄。
村口,一口干涸的水井里,倒插着一支,沾满血迹的樱花国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