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3页)
【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
旁白解释道:“这个阶段,敌人是强的,我们是弱的。我们的任务,不是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利用我们广阔的国土,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拖延敌人。”
画面上,蓝色的箭头,不再是溃败,而是有计划地,交替掩护着后撤。
每后撤一步,都会在沿途设下埋伏,破坏道路,坚壁清野。
红色的箭头,虽然还在前进,但速度越来越慢,箭头也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分散。
它就像一头公牛,冲进了一片巨大的泥潭。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这位兵法大家,眼睛猛地一亮。
“以空间,换时间!”
他脱口而出。
“妙!实在是妙!”
“避其锋芒,诱敌深入,使其师老兵疲,后勤不继。此乃兵法之上策!”
他看着天幕中那个运筹帷幄的身影,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棋逢对手的兴奋。
沙盘上,出现了第二行字。
【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
旁白道:“当敌人占领我们大片土地后,它的兵力将被严重分散,后勤线被无限拉长,攻势必然会停止。它将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而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机会。”
沙盘上,红色的箭头,果然停止了前进,变成了一个个固定的据点。
而蓝色的箭头,则化整为零,变成了无数个小箭头,在敌后广泛出击。
之前天幕中出现过的“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在这一刻,全都有了理论依据。
它们不再是“流寇”行径。
而是持久战第二阶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像无数只蚂蚁,在不断啃食着红色巨兽的身躯。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看得拍案叫绝。
“高!实在是高!”
“正面打不过,就去他娘的背后捅刀子!让他首尾不能相顾,日夜不得安宁!”
“这才是打仗的精髓!”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带着红巾军,与元军周旋的影子。
但他知道,天幕中这个人的理论,比他当年的做法,要系统百倍,高明万倍。
最后,沙盘上,出现了第三行字。
【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旁:【随着我们在敌后力量的不断壮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敌我力量的对比,终将发生逆转。那时,就是我们战略反攻的开始!】
沙盘上,无数蓝色的箭头,从四面八方,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着红色的据点,发起了总攻。
红色的箭头,节节败退,最终,被彻底赶出了沙盘。
整个推演,清晰,流畅,逻辑严密,令人信服。
六大时空的帝王们,这些自认为是战略大师的人,在这一刻,全都沉默了。
他们的脸上,是如遭雷击般的震撼。
他们的内心,是醍醐灌顶般的通透。
汉武帝刘彻,这位穷其一生都在追求“速胜”的雄主,缓缓坐下。
他看着天幕,眼神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