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屿川未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1页)

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军训的迷彩服被叠进衣柜深处,取而代之的是每日不变的蓝白校服。

高一(七)班的教室渐渐被各种痕迹填满:粉笔灰在窗台积了薄薄一层,课桌侧面悄悄贴上了喜欢的动漫贴纸,后墙的黑板报初具雏形,色彩鲜艳却透着新手的稚嫩。

空气里除了油墨和粉笔灰,还混杂了食堂炸鸡排的油腻香气、某个女生偷偷喷的花果香调香水味,以及少年人身上永远挥之不去的、带着点汗意的蓬勃生气。

赵屿川习惯了坐在姜晚身后。

这成了他日常坐标系里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他习惯了看她挺直的背脊,习惯了她低头写字时露出的那截白皙后颈,习惯了那个乌黑马尾辫随着她思考或翻书时细微晃动的弧度。

他们之间依旧隔着那层初识的薄纱,话不多。除了偶尔需要借文具时简短的“谢谢”和“不用谢”,便是课堂上那道无形的、关于题目的连线。

姜晚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遇到卡壳的理科难题,她的指尖会轻轻在椅背下方点一下,像某种约定的暗号。

赵屿川便会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点或公式,用笔杆末端在相应位置敲击回应。每一次指尖与木椅背的轻触,每一次笔杆敲击的笃笃声,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他心底漾开一圈细微却清晰的涟漪。

这天下午最后一节是美术选修课。

铃声一响,教室里瞬间像开了闸的洪水,桌椅板凳一阵乱响。

赵屿川收拾得慢条斯理,把素描本和笔袋仔细放进一个半旧的帆布画夹里。

“川儿,快点啊!”陈默已经像颗炮弹似的冲到了门口,回头催他,“听说高二画室那边美女如云,咱得去抢占有利地形!”他挤眉弄眼,一脸兴奋。

赵屿川没理他的聒噪,拉上画夹拉链,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前排。

姜晚正和林薇一起收拾书包。林薇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姜晚安静地听着,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

她的画具很简单,只有一盒普通的水彩颜料和几支笔,塞在一个印着小碎花的布袋里。

她似乎对美术课没有特别的热情,只是按部就班。

“走啦晚晚!”林薇挽起姜晚的胳膊,两人随着人流涌出教室。

赵屿川这才拎起画夹,跟在后面。

陈默在走廊里一把勾住他的脖子:“磨蹭啥呢?看入神了?”他促狭地朝姜晚和林薇的方向努努嘴。

“少胡说。”赵屿川挣开他的胳膊,语气淡淡的,耳根却有点热。

美术课安排在艺术楼顶层的专用画室。

这里的气味与普通教室截然不同。松节油、亚麻仁油、水彩颜料、还有各种纸张混合的、带着点尘土气息的复杂味道,浓烈地弥漫在空气里。

阳光透过高大的北向玻璃窗倾泻而下,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小尘埃。

画架林立,上面夹着未完成的或成功或稚嫩的习作,地上散落着一些废弃的纸团和沾满颜料的抹布。

几个高二美术班的学生正对着石膏像或静物专注地涂抹,他们身上沾着斑驳的颜料,神情严肃,与楼下普通教室的氛围判若两个世界。

高一的新生们带着好奇和一丝怯意涌进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在空旷的画室里显得有些突兀。

赵屿川一踏入这里,呼吸就不自觉地放缓了。空气中那股熟悉又陌生的、属于“创作”本身的味道,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去了他心头因新环境带来的那点浮躁。他下意识地握紧了画夹的带子。

“安静!”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一个身材清瘦、穿着深蓝色棉麻衬衫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约莫四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得像鹰隼,扫视过来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手里拿着一个速写本和一截炭笔,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洗不净的黑色炭粉。

“我是苏文博,负责你们高一的美术选修课,同时也是高二美术班的指导老师。”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质感,“在我的课上,没有‘选修’的轻松。艺术不是消遣,是修行。想混日子的,现在就可以出去。”

整个画室瞬间鸦雀无声。刚才还兴奋不已的陈默,此刻也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我去,这老师气场好强……”

苏老师没有理会底下细微的骚动,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一张张或紧张或茫然的脸。

当他的视线掠过赵屿川时,似乎极其短暂地停顿了半秒,镜片后的目光在他手里的帆布画夹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不动声色地移开。

“今天是第一堂课,先了解基础。把你们的画具准备好,铅笔、炭笔、橡皮、速写本。”

苏老师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十分钟后,围绕这个静物台,每人完成一张速写,只要求结构和比例基本准确,线条清晰。”

他指向画室中央一个蒙着深灰色绒布的台子,上面随意摆放着一个缺口的陶罐、一个藤编果篮、几个形态各异的青苹果和一个插着几支干枯莲蓬的旧玻璃瓶。

光线从侧上方打下来,在物体表面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学生们手忙脚乱地找位置,支画板,翻找工具。赵屿川选了个靠窗稍偏的位置,支好简易画架,把素描本夹上去。

他习惯性地先观察,目光沉静地在那组静物上流连,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炭笔,感受着粗糙笔芯的颗粒感。

“哇,你这画夹看着好专业啊!”一个清亮又带着点张扬的女声在身侧响起。

赵屿川转头,一个穿着校服、却把外套袖子高高挽起的女生正站在旁边,好奇地打量着他的帆布画夹。她个子高挑,扎着高高的丸子头,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对闪亮的银质耳钉,笑容明媚,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和自信。她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色彩鲜艳的塑料画箱。

“我叫张雅,高一(三)班的,音乐特长生。”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赵屿川,“看你这样子,练过很久了吧?以前在哪个画室学的?”

赵屿川不太习惯这种直接的社交方式,尤其对方还是个陌生的、过分热情的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