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屿川未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2页)

“啊?我……我没事。”赵屿川感觉自己的舌头像打了结,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就是……有点热。”他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脸更红了。

“嗯,是挺热的。”姜晚点点头,没再多问,低头小口地吃着饭。只是她的耳朵尖,似乎也悄悄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

林薇还在和陈默热烈讨论着哪个教官更严厉,姜晚的安静和赵屿川的局促,在这个嘈杂的角落形成一个小小的、微妙的静谧气泡。

夜晚的拉歌晚会是军训难得的轻松时刻。操场上燃起篝火(象征性的),各班级围坐在一起。

白天严厉的教官们此刻也放松下来,带头唱着军歌,气氛热烈。

陈默是活跃分子,扯着嗓子吼得面红耳赤,还拉着几个男生表演了极其夸张的军体拳,引来阵阵哄笑和掌声。

赵屿川依旧坐在人群边缘,远离喧嚣的中心。他悄悄从随身携带的小背包里摸出了速写本和一支削尖的2B铅笔。

在篝火跳跃的光影和周围模糊的喧闹声中,他摊开本子,借着微弱的光线,铅笔在纸上快速游走。

他画下篝火旁模糊跳跃的人影轮廓,画下陈默夸张的鬼脸,画下林薇笑得前仰后合的模样。

笔触快速、概括,带着速写特有的生动感。最后,他的笔尖不由自主地滑向人群另一侧那个安静的身影。

姜晚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大声唱歌或起哄,她只是安静地抱着膝盖坐着,下巴搁在膝盖上,目光望着跳跃的篝火。

跳跃的火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明明灭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她的眼神有些放空,似乎在想着什么遥远的事情,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安静的弧度。那份沉静,在周围的喧闹中显得格外突出。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赵屿川专注地捕捉着光影在她脸上流动的瞬间,勾勒她低垂的眼睫,挺直的鼻梁,和那微微抿起的、带着沉思意味的唇角。

篝火的暖光仿佛透过纸背,映照在他专注的脸上。

“哇!赵屿川!你画什么呢?”林薇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好奇地探头。

赵屿川吓了一跳,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啪”一声合上了速写本,紧紧攥在手里,心脏狂跳。“没……没什么,随便画画。”他声音有些发紧。

“切,小气鬼!看看嘛!”林薇撇撇嘴,但也没强求,又跑回热闹的中心去了。

赵屿川松了口气,悄悄把速写本塞回背包。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姜晚的方向。

她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小插曲,依旧安静地看着篝火,只是嘴角那抹安静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点。

军训的最后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原定的汇报表演被迫取消,改为室内整理内务和总结。

宿舍里,学生们正手忙脚乱地按照教官的要求叠“豆腐块”,抱怨声和笑声此起彼伏。

赵屿川叠得还算有模有样,陈默则对着自己那团软塌塌的被子抓耳挠腮。

“紧急集合!操场集合!”走廊里突然传来教官急促的哨声和呼喊。

“搞什么啊?下这么大雨!”学生们哀嚎着,但还是迅速放下手中的东西,冲下楼。

操场上已经积了水,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冰冷刺骨。

学生们在雨幕中迅速集合,队伍显得有些混乱。赵屿川站在队列里,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顺着脖颈流进后背,激得他一个哆嗦。

教官站在主席台上,拿着大喇叭:“同学们!计划有变!现在进行最后一项——意志力考验!全体都有!立正!站军姿!二十分钟!”

冰冷的雨水无情地冲刷着每一个人。迷彩服紧紧贴在身上,沉重又冰冷。牙齿开始不受控制地打颤。

赵屿川努力挺直脊背,视线被雨水模糊。他感觉身体的热量在迅速流失,手脚开始发麻。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斜前方的姜晚。她站在雨里,身体也在微微颤抖,嘴唇冻得有些发白,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和下巴不断滴落。

但她依旧努力地挺直着背,目视前方,双手紧贴裤缝线,像一棵在风雨中倔强挺立的小树苗。那份坚持,在冰冷的雨水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有力。

赵屿川看着那个在雨幕中挺直的、微微颤抖却不肯弯折的背影,一股莫名的力量从心底涌起。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忽略身体的寒意,挺直了脊梁,目光也坚定地望向模糊的前方。冰冷的雨水似乎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二十分钟,在冰冷的雨水中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当解散的哨声终于响起时,所有人都像虚脱了一样,拖着湿透沉重的身体,沉默地冲回宿舍楼。

赵屿川回到宿舍,脱下湿透冰冷的衣服,用热水狠狠冲了个澡,才感觉冻僵的身体慢慢回暖。

他换上干爽的衣服,走到窗边。雨还在下,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他拉开背包,拿出那个被保护得很好、只有边缘微微有点潮气的速写本。

翻到昨晚画着篝火旁姜晚的那一页。铅笔的痕迹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更深了些。

然后,他翻到新的一页。

拿起笔,没有太多犹豫,笔尖落下。不再是篝火旁安静的侧影,而是雨幕中那个挺直的、湿透的、微微颤抖却不肯低头的背影。

线条因为情绪而变得更有力,带着一种湿漉漉的沉重感和无声的韧性。他画得很快,仿佛要把刚才在雨中感受到的那份力量和触动,凝固在纸面上。

雨水敲打着窗户,发出单调的声响。速写本上那个在风雨中挺立的身影,成为了这场艰苦军训在他心中留下的、最鲜明也最温暖的印记。

他知道,那个叫姜晚的前桌女孩,在他尚未清晰的高一地图上,悄然标记下了一个无法忽略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