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页)
我说了不行!我没等他说完就挂了电话,心脏在胸腔里跳得像要炸开。
回到工位,电脑屏幕还停留在需求文档,可我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微信里,陈阳发来条消息:你是不是觉得我特烦?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又悬,最后还是锁了屏。
五、沉默的对话框
中午十二点,我给陈阳发了条微信:你会不会因为我没帮你生气?
他几乎是秒回:别想太多,你不帮我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好好上班吧。
这句话像颗定心丸,却没让我轻松多少。下午写代码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时不时就要点开微信看看。以前我们每天都会分享点琐事,他说供应商送的茶叶很好喝,我说公司楼下的奶茶买一送一,鸡毛蒜皮的事能聊半天。
可那天下午,对话框一直是沉默的。
晚上下班时,我在地铁里刷到条新闻,说深圳某电子厂因专利侵权被查处,配图里有几个打了马赛克的人举着身份证。我盯着那张图看了很久,突然很庆幸自己拒绝了陈阳。
接下来的几天,陈阳没再联系我。微信对话框停留在我问他会不会生气那条,他的回复像个句号,生硬地圈住了所有可能的延续。
周三晚上,我翻出高中同学群,点开陈阳的头像。他的朋友圈还是三天可见,最新一条是上个月发的深圳湾照片,配文还是老地方舒服。下面有我的评论:下周再去一次?他回了个OK的表情。
手指在发消息按钮上悬了很久,最后还是退了出来。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问他举报的事成了吗?还是像以前那样发个搞笑段子?
周五晚上,我加完班走出写字楼,晚风带着点海的咸腥味扑过来。路过那家我们常去的椰子鸡店,老板娘在门口招揽生意,看见我就笑着挥手:很久没见你那个穿西装的朋友了?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陈阳。他最近忙,我扯出个笑,快步走了过去。
走到地铁站时,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动的名字让我心跳漏了一拍,是陈阳。
我深吸一口气接起来,听筒里却传来忙音。再打过去,已经是关机状态。
站在晚高峰的人潮里,我握着手机,突然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们住在同一个家属院,有次他偷拿了我的变形金刚,我气得好几天没理他。最后他把变形金刚还给我,还加了个最新款的奥特曼,说对不起,我不该抢你的。
可现在,没人会把奥特曼塞给我了。深圳的风很大,吹得人眼睛发酸,我看着来往的人群,突然觉得很孤单。
六、未发的消息
第七天早上,我在衣柜里翻到件黑色卫衣,是去年陈阳送我的生日礼物,说程序员就得穿点潮的。衣服袖口还留着他熨烫时不小心烫出的小褶子,像个没说出口的道歉。
我把卫衣套在身上,突然很想去深圳湾。打开微信,输了又删的消息停留在输入框:周末去骑车吗?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屏幕上投下一片光斑。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按了删除键。
也许有些关系就像深圳的握手楼,看着挨得那么近,伸手就能碰到对方的窗台,可墙与墙之间早就隔了道无形的缝。风一吹,就各自摇晃,再也凑不齐原来的影子。
地铁四号线再次钻出梅林关隧道时,我把手机揣回兜里,跟着人群往前走。站台的广播报着下一站的名字,声音清晰又冷漠,像在说,这城市太大了,谁离了谁,都能活下去。
只是偶尔路过白石洲的砂锅粥店,还是会下意识地找那个穿条纹衬衫的身影,找那个会把最后一只虾滑夹给我的人。风里飘着粥的香味,却再也没有碰在一起的瓷勺,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上周去上梅林办事,特意绕到陈阳宿舍楼下。铁门换了新的密码锁,以前那把备用钥匙插进去,转了半圈就卡住了。楼道里飘来隔壁人家炒菜的香味,是他最爱的紫苏炒田螺,我站在门口发了会儿呆,钥匙在掌心硌出个红印子。
手机突然震动,是高中班长发来的群公告,说下个月同学聚会,问谁有空组织。我点开群成员列表,陈阳的头像还是那只歪头笑的柴犬,跟他当年在毕业纪念册上画的自画像一模一样。
手指在@陈阳的按钮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关掉了页面。地铁口的风卷着落叶掠过脚边,我想起他曾说要在深圳买套带阳台的房子,阳台上要摆两个藤椅,周末就喊我来喝酒。
现在藤椅大概还没买,我们却先散了。
回到家时,发现那串钥匙还攥在手里。我把它挂在玄关的挂钩上,就在我家钥匙旁边。挂钩是去年陈阳来帮忙装的,他踩着凳子说高点安全,结果没站稳,手肘撞在墙上留了个浅坑。
我盯着那个坑看了会儿,突然笑出声。也许有天他会来敲门,像以前无数次那样,拎着刚买的草莓,说给你带了点甜的。
也许不会了。
深圳的夜晚总是亮得很,路灯把对面楼的窗户照成一个个发光的方块。我泡了碗面,坐在餐桌前慢慢吃,手机安安静静待在旁边,屏幕暗着,像谁闭上了嘴。
吃到一半,突然想起高中时躲在操场角落吃泡面,他总把自己碗里的火腿肠分我一半,说你正在长身体。那时候的风里有樟树的味道,我们的影子在路灯下交叠着,像永远不会分开的样子。
窗外的霓虹透过纱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把最后一口汤喝完,拿起手机,点开与陈阳的对话框。输入框里还留着那句没发出去的周末去骑车吗,我犹豫了一下,按下了删除键。
然后打了行新的字:上次你说的那家紫苏炒田螺,我找到地址了。
想了想,又加了个歪头笑的表情,像他头像里那只柴犬。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手机屏幕映出我自己的脸,嘴角好像还带着点当年的傻气。至于他会不会回,什么时候回,或许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在这座永远向前跑的城市里,能与谁并肩走一段,已经算难得的缘分。就像梅林关外的风,吹过就散了,却总会在某个深夜,带着熟悉的气息,轻轻敲你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