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
我把石板推到他面前,“有不懂的就问我。”
石生用力点头,抱起石板就招呼其他人动手。他们用石斧在地上挖坑,把粗木放进去,再用泥土夯实。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每个人都很专注,额头上的汗珠在火把的光里闪着亮。
木公那边已经开始处理兽筋。他们在空地上支起陶罐,用石头架起来,底下烧着柴火,罐子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热气。兽筋泡在温水里,像一条条发白的蛇,木公用骨刀仔细地刮着上面的杂质,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
我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起身朝河边走去。姜玄伯正带着妇女们在河边打水,她们用陶罐装满水,再顶在头上往回走,平衡掌握得极好,罐子里的水几乎不洒出来。
“姜玄伯,”
我走过去,“有没有能用来做润滑剂的东西?比如动物的脂肪,或者某种能出油的植物?”
姜玄伯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大腿:“有!我们去年炼过野猪油,凝固了像块白石头,抹在木头上特别滑!我这就让人去取!”
他转身对一个年轻妇女说了几句,那妇女点点头,快步朝存放食物的茅草屋跑去。我看着她们打水的样子,突然意识到,这些原始人虽然工具简陋,却有着惊人的生存智慧
——
他们能在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的情况下,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取水和食物,维系着部落的延续。
回到工坊时,石生他们已经把投石机的底座埋好了。四根粗木牢牢地立在地上,上面用藤蔓捆着一根更粗的横木,横木中间钻了个孔,杠杆的一端就插在孔里,能灵活地上下转动。
“首领,你看这样行不?”
石生指着底座,脸上沾着泥,像只刚从地里钻出来的土拨鼠。
我走过去,用力晃了晃横木,纹丝不动。“很好。”
我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做杠杆,要一头粗一头细,粗的那头用来挂石头,细的那头系绳子。”
石生立刻拿起石斧,在一根刚砍回来的硬木上比划着。其他男人也跟着忙碌起来,有的打磨木头的表面,有的用骨刀钻孔,虽然工具简陋,但效率却不低。
木公那边也有了进展。兽筋已经煮好了,捞出来晾在树枝上,像一条条透明的橡皮筋。牛角被劈成了薄片,用石刀打磨得很光滑,在火把的光里泛着淡淡的黄色。
“首领,你看这牛角行不?”
木公举起一片牛角,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来,用手指弹了弹,声音清脆。“很好。”
我说,“下一步就是把牛角粘在弓身上,要用熬化的野猪油当胶水,粘得越牢越好。”
木公连连点头,招呼他的人开始做弓身。他们把硬木削成弧形,再用骨刀在背面挖凹槽,准备镶嵌牛角片。
这时,去取野猪油的妇女回来了,手里捧着个陶罐,罐子里的猪油已经凝固,像块乳白色的石头。我让她们把猪油放在火上烤化,然后递给木公:“用这个粘,保证结实。”
木公小心翼翼地用骨勺舀起猪油,均匀地涂在弓身的凹槽里,再把牛角片嵌进去,用藤蔓紧紧捆住,放在火边慢慢烤。猪油遇热融化,顺着牛角片和木头的缝隙渗进去,发出滋滋的响声,还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夜越来越深,工坊里的火把换了一茬又一茬。男人们轮流休息,有的靠在树干上打盹,有的则继续忙碌。姜玄伯提着陶罐走过来,罐子里是热乎乎的粟米粥,还放了些野菜叶子。
“首领,先喝点粥暖暖身子。”
他把陶罐递给我,自己也拿起一个石碗,盛了满满一碗,呼噜呼噜地喝着。
我接过陶罐,粥的温度透过陶土传过来,暖得人心里发颤。粥里的野菜有点苦味,但粟米的香味很浓,比晚上吃的烤粟米饼好吃多了。石生他们也围过来喝粥,没人说话,只有喝粥的声音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
“后羿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我问姜玄伯,心里有点担心。
姜玄伯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已经升到头顶,像个巨大的银盘。“快了,这个时辰正是野兽出来觅食的时候,他们应该快有收获了。”
他放下石碗,用袖子擦了擦嘴,“首领,你说我们真的能打赢姬轩辕吗?”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我看着工坊里忙碌的人们,看着他们手里粗糙却越来越像样的工具,突然有了信心。“能。”
我说,“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用好手里的工具,别说姬轩辕,就是蚩尤来了,我们也不怕。”
姜玄伯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拿起木杖,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
“赢”
字
——
这是我白天教他写的华文。“对,赢!”
他念叨着,像个刚学会写字的孩子。
就在这时,西边的树林里传来了牛角号声,短促而有力
——
这是后羿他们回来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朝西边望去。很快,一串火把出现在树林边缘,越来越近,还能听到牛羊的叫声。石生第一个冲了过去,嘴里喊着:“是后羿他们!他们回来了!”
我跟着人群走过去,只见后羿带着猎手们赶着一群牛羊,还有几只野猪,浩浩荡荡地回来了。牛羊的叫声在夜里格外响亮,把栖息在树上的鸟都惊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