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贫困生暑假溺亡,家长索赔二百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9(第1页)

9

我摸着文件袋上最高人民法院参考案例

的烫金印,指尖有些发烫。

昨天收到出版社的消息,问要不要把案例改编成普法手册。

晓薇笑了:可以呀,正好让你那些学生当小宣传员。

正说着,刘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经过,脚步顿了顿:周老师,之前是我糊涂了。

他把一个东西放我桌上:这是我们班同学捡到的东西,给你。

是个褪色的小鸟挂件

——

是招娣提过的、用奖学金买给自己的第一个礼物。

她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

一个穿病号服的小男孩被护士牵着来找我,手里攥着一盒玩具。

他看见我时往后缩了缩,护士蹲下来揉了揉他的头发:这就是姐姐说的周老师。

原来他是招娣的弟弟,脸上的病容还没褪,但眼睛亮了些。

他轻轻把盒子放在我手心,像放下什么宝贝。

姐姐说,让我交给你。

我拨开玩具,在里面发现了招娣留下的日记本。

翻开日记本,有的地方还沾着干涸的血迹。

里面记着她被关在柴房时的恐惧,记着被打骂后的疼痛,记着看到彩礼单时的绝望......

是的,招娣的日记本记录的一切也佐证了自己被折磨长大的事实。

我曾拿着日记本去质问她父母怎么能这么忍心

却被说是

不听话的报应和装可怜的矫情。

案例手册出版那天,司法所的人送来一本样刊。

扉页的案例分析旁,印着招娣日记本里那句话:

老师说,写下来的字,也能变成证据。

招娣的案件卷宗归档了,一切尘埃落定。

学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事件始末,也算还了我清白。

我抱着招娣的骨灰盒站在海边,盒盖的小鸟图案被海风磨得发亮。

突然想起去年期末最后一节班会,我把录音笔塞进她手心:把他们说的话都录下来,等我从外地办案回来,就陪你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