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三重标准!开始屠戮!(第2页)

我还了解过《张爱玲》这部小说书稿,其实在50年代就完成了,但是不敢发表,怕被喷,直到快三十年后才发表。

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真实历史事件相比,刺杀时间,刺杀地点,刺杀目标,刺杀方式,刺杀结局完全一致,人物对应,几乎是指名道姓。这是她的惊天一笔,污蔑了英雄人物,还美化了罕见。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这部电影真的按照原著拍出来,如果是中国人拍的,我想应该很适合得奖。但电影毕竟是美国人拍的,所以奖项也许不好定性,大概率吧。

《太阳》,这部电影的原著我确实也没看过。但是等到上映,大家倒是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属于我的三重标准结构。但光是看这个电影名字,我觉得获奖应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有点亮。

马:可评审团主席是张导啊。

曹:你不会认为他说了算吧?他们讲究“公平”和“自由”,张导并没有一票否决权。

曹忠继续道:其实我很理解一些所谓的文艺片导演,文艺是盘菜,什么口味的都有,所以自然拍什么的都有。

我的针对点在于选片标准,是这些年来一直在悄无生息中进入头脑当中的一种标准,这种电影,可以获奖,而后被大肆宣传。就像是形成了一种习惯。

但如果你针对日本的电影来看,其实就发现很不一样。

本子的入围名单甚至获奖名单,有他们崇尚的昂扬武士道精神,有人鬼相恋的人性怪谈,更有动画电影,你会发现他们的电影中,就很少存在我在此前所描绘的“封闭,落后,愚昧,贫穷,卑琐,压抑,扭曲,无个性,无自由”。这一点正巧也体现在中日文化的对外宣传上。

在某些人的眼中,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在外人的眼中,中国有非常落后的刻板印象。

但是聊到本子文化,很难理解的是,很多人对于他的记忆不是那脆一般的侵略丑态,而是动漫的价值解放和皮卡丘的可爱。

从这种最简单的外宣对比上,你或许能感受到一些被针对的恶意。

不过在我看来,这都是美化罢了。在我的《南京照相馆》当中,就有我对对方武士道精神的看法,我查阅了不少资料,把他们真实的介错场景融入了电影当中。

什么武士道精神,怕疼,还他妈不是要用枪。

所以我不知道,我的这部电影,到底打在了别人的什么痛点上?

……

主编看到这里。

而后看到了马宇飞写下的个人感慨。

“在我采访曹忠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的自信,无论是对于最终的预测,还是在访谈中对于的指名道问题的真知灼见,甚至是想要宣传他的《南京照相馆》,他都没有掩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我能感受到,他似乎很克制,

但是在克制的面庞之下,有一种非常恐怖的杀伤力。

在最后的时候,我问他,上述专访内容很犀利,我是否要择部分刊发。

曹忠却对我说,

没有关系。他们既然干了,就不要怕人说。我既然说了,也就自然不怕被人干。我之所以选择当导演,纯粹是看不过眼,纯粹是为了去打一场隐性之战。而现在,似乎到时候了。

在我整理完这篇采访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半,我得知了曹忠的《南京照相馆》次日票房拿下了1667万的票房,两日票房拿下3315万的成绩。

我终于明白了他说的到时候了是什么意思。

2007年度国产电影票房第一人,举起了他的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