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全家盼我死,军区大佬派专机来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冬日里的天方夜谭(第2页)

“我这就去叫人!村里最壮实的几个劳力,都归你调遣!”

计划最关键的一环,是盖棚子用的塑料布。

这玩意儿在七十年代,比布票都金贵,整个公社都找不出几卷。

但姜芷早有后路。

这两个月,县医院的王建国没少往村里跑。

他现在彻底成了姜芷的狂热粉丝。

每次来都拿着小本本,一口一个“姜老师”,虚心请教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思路。

姜芷也没藏私,有问必答。

当然,她的知识可不是白给的。

通过王建国的医疗渠道,她也弄到了不少外面根本见不到的珍稀药材种子和相关资料。

一通电话打到县医院。

姜芷“头号迷弟”的王建国,一听是“姜老师”有求。

而且是关乎“新型药材培育实验”的大事,激动得差点当场立下军令状。

不出三天,王建国就回了信。

他托关系找到了县里农业部的后勤主任,以“支援偏远地区农业技术革新试点”的名义,特批了一大批厚实的农用塑料布!

当卡车拉着一卷卷在冬日阳光下泛着白光的塑料布,再次开进红星大队时,整个村子又一次沸腾了。

“我的天!这又是啥宝贝?比绸缎还亮!”

“听说是芷丫头从县里弄来的,要盖什么暖棚!”

村民们对姜芷的本事,已经从敬畏上升到了匪夷所思。

姜家老宅的墙角,王桂香和姜巧巧母女俩,看着远处指挥村民卸货的姜芷,脸色比吞了黄连还苦。

王桂香往地上啐了一口,酸溜溜地跟女儿嘀咕:“看吧,就是个会吹牛的骗子!又把国家的料子骗来了!瞎折腾!等开了春,棚子里连根草都长不出来,我看她怎么跟上面交代!”

姜巧巧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那片耀眼的白色,眼神灰败。

她曾也想学“医术”,结果花了二十块钱,成了全村的笑柄。

而姜芷,随随便便就能调来一车车的宝贝。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比天和地还远。

半个月后。

在赵大山亲自带领下,几个庞然大物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拔地而起。

这成了红星大队最奇异,也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姜芷又指挥众人,将烧透的草木灰和发酵好的农家肥,均匀混入棚内地里。

又顺着地势,用泥坯砌了蜿蜒的火道,连接棚外的灶口,用于夜间增温。

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初具雏形。

棚内温暖如春,湿润的泥土散发着勃勃生机。

一切准备就绪。

姜芷当着所有人的面,从药箱里捧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

打开来,里面是上百粒干瘪的,形似蒜瓣的种子。

村民们伸长了脖子,谁也认不出这是什么。

姜芷托着那些种子,声音清亮。

“这个,叫‘藏红花’,也叫番红花。是药,也是香料。”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在外面,一克,能换一克黄金。”

一克,换一克黄金?!

围观的村民们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么金贵的东西,也是王医生帮忙弄的?”有人嗓子发干地问。

姜芷点点头。

在村民们激动和怀疑的目光中,她蹲下身,亲手将第一粒“黄金种子”,种进了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