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0章 各有动作(第1页)

夜色寂寥

金陵城内大街上来回巡逻的禁卫军,四个城门更是添了几成的守卫,似是要将金陵城守得宛若铁桶。

对外,京兆尹只宣称是防备端淑长公主有几个遗留的侍卫,为恐作乱,才会如此。

对内,几个掌权的个个集中精神,对自家夫人,千叮咛万嘱咐别招惹不该招惹的人。

次日沈家三族之外,全部流放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三族之内的子弟不得科举,入军。

主族,沈太妃一脉,被贬成庶人,永囚沈府。

出狱当天,沈夫人以死谢罪,临死前嘴里还口口声声说着冤枉,都是齐家造孽。

皇后念在沈夫人主动殉罪,且还有悔过的份上,宽恕了沈融和沈争两兄弟,贬成庶人,终身不得踏出金陵城半步。

沈家众人跪在了宫门口,朝着宫门口方向磕头谢恩。

百姓见状纷纷夸赞皇后仁善。

人群里的沈太妃紧紧咬着牙,满脸不屑跟阴狠,试图要说什么,却被沈大人一把给拦住了:“母妃,事到如今咱们就是皇后的掌中玩物,再闹下去,谁也活不成。”

看着子孙后代,沈太妃深吸口气硬是将这口窝囊火给咽了回去:“沈氏这个蠢货,当真以为以死谢罪就能得到宽恕,等着瞧吧,咱们这位皇后娘娘佛口蛇心,可不是善茬。”

这话没人敢接。

皇后如何,谁敢评论半个不字?

沈太妃看着这一幕,因不甘而挺直的背脊渐渐弯了下来。

沈家家产被充公,奴仆一律发卖,偌大的沈家门楣有两个侍卫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看热闹的人散了。

有人唏嘘,有人觉得沈家活该,也有人觉得大庆亡国,沈家作为曾经的皇亲国戚,必定更是遭殃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能享受荣华富贵就要承担起他日沦为阶下囚。

很快沈家的消息被冲淡。

……

乐晏斜靠在软榻上,边揉着眉心,另只手握着书翻阅,红栀送来了几样新鲜果子。

外头炎热,特意用冰镇着,去了皮的葡萄晶莹剔透,还有红彤彤的小野果,红白相间,极有食欲。

她捡起一粒浅尝两口后又放下了。

红栀手里握着团扇站在她身边轻轻扇着:“黎夫人那边传来消息,云台山确确实实来过人,从半山腰悬崖那边跑了,人应该还在金陵城。”

乐晏眼底带着一缕诧异,换了个姿势重新坐着,那位端淑长公主来南牧,她就一直小心谨慎。

心里猜测沈云阳死了,南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表面上是端淑长公主来,背地里,必还有其他人。

还真猜对了。

“这位国师大抵是有些急不可耐了。”乐晏莹白如玉的指尖捡起一粒红果子把玩,嘴角勾起:“让黎夫人辛苦些,注意提防,有什么消息速速禀报。”

除了几个心腹大患,慢慢地巩固了新臣取代旧臣,谁能想到都是皇后的功劳。

七月初

黎夫人仍查无所获,她来凤栖宫禀报时,有些羞愧:“娘娘,臣妇几乎要将金陵城都给掀开了,还是没找到人。”

没找到人,乐晏并不意外:“老秃驴奸诈狡猾,哪是这么轻易抓到的,此事倒也不必惊慌,黎夫人,本宫还有一桩事要交代。”

“娘娘请说。”

“查一查齐家族谱,越仔细越好。”

黎夫人虽不解,但还是应了。

次日傍晚族谱落在了乐晏面前,乐晏逐页翻阅,从齐家老太爷那一辈开始翻。

齐家祖上枝繁叶茂,曾出过国公,宰相,其中还有人中过状元,齐朗十五岁那年高中,被大庆先帝一路提拔,恰好南和公主来和亲,大庆先帝赐了齐朗

和公主成婚。

齐朗,七十七岁那年寿寝正终,和公主育有一子,名为齐禅,算算年纪,今年正好五十岁。

乐晏的视线停留在了齐禅的名字上,寥寥几笔的记载,她看向了黎夫人问:“清泉大师今年大概多大?”

黎夫人想了想:“约莫四十五六。”

乐晏指尖轻轻搭在了桌子上,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齐家祖坟可曾迁走了?”

听这话黎夫人眼皮跳得更厉害了,莫名想起了荣家祖坟被刨的事,异曲同工之妙。

“回娘娘,未曾。”

“找一找齐朗的墓,看看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