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页)
婶婆手里的针停了停:村里规矩多,晚上不许随便出门走动。
什么规矩?
婶婆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丫头,你初来乍到不知道,咱柳湾村的规矩可不能破。特别是那个祠堂,千万别靠近。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远处黑蒙蒙的一片,隐约能看到个建筑的轮廓。
祠堂怎么了?
里面挂着皮。婶婆的声音更小了,像蚊子哼哼,老祖宗留下的,不是活人能看的东西。
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什么皮?
不该问的别问。婶婆突然站起来,进屋睡觉吧。
但我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来了,趴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挂着皮的祠堂,这听起来就很诡异。我想到祖母那层薄得像要剥落的皮肤,心里更加不安。
婶婆,我翻身坐起来,村里以前有小孩失踪过吗?
婶婆正在灯下整理草药,听到这话手一抖,几根草药掉在地上。
怎么问这个?
就是好奇,城里经常有这种新闻。
婶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有过几次,都说是被野兽拖走了。山里狼多,小孩子一个人乱跑容易出事。
真的是野兽吗?
不然还能是什么?婶婆的语气有些急躁,别胡思乱想,睡你的觉。
我躺下了,但还是忍不住追问:婶婆,什么是皮匠?
这下婶婆彻底变了脸色,手里的草药全掉在地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恐惧。
你从哪听来的这个词?
刚才听到有人提起。我撒了个谎。
婶婆赶紧走过来,一把拉住我的胳膊:丫头,这种话以后别乱说,会出事的。柳湾村有些东西,知道得越多越危险。
她的手抓得我生疼,但我看得出她是真的害怕。这种恐惧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颤栗。
睡吧,别想这些没用的。婶婆吹了灯,房间里一下子黑了下来。
我闭上眼睛装睡,但脑子里全是这些奇怪的事情。祠堂里挂着的皮,失踪的孩子,还有那个神秘的皮匠。这些词汇在我脑海里转来转去,让我越来越清醒。
半夜里,我被窗外的声音惊醒。
那是一种很轻很细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像是有人在低声抽泣。我屏住呼吸仔细听,声音似乎是从河湾那边传来的。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户往外看。外面雾气很浓,把整个村子都罩住了。那哭声还在继续,听得我心里发毛。更奇怪的是,远处祠堂的黑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是在慢慢移动。
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我穿上外套,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婶婆睡得很死,没有发现我。
院子里的雾更浓了,伸手不见五指。我沿着那哭声的方向慢慢摸索,脚下的路坑坑洼洼,几次差点摔倒。
哭声越来越清楚,但当我走到河湾边上时,声音却突然停了。周围静得可怕,连虫叫声都没有。我站在那里等了好一会儿,什么也没发现。
正准备回去的时候,脚下踩到了什么湿漉漉的东西。我蹲下身摸了摸,是一滩泥,还散发着一股腥臭味。这味道很熟悉,就像祖母棺材里闻到的那种。
我吓了一跳,赶紧往回跑。刚到婶婆家门口,就看见她站在那里等我,脸色铁青。
你去哪了?她的声音很严厉。
我听到有哭声,出去看看。
胡闹!婶婆一把拉住我,大半夜的乱跑什么?你知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
什么危险?
婶婆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恐惧:丫头,听婶婆一句劝,别靠近祠堂,那是死路。村里的事情你不懂,也不要去懂。那些失踪的孩子,都是因为太好奇了。
那失踪的孩子呢?他们去哪了?
婶婆的脸色更难看了:死了,都死了。被皮匠带走的,没一个能活着回来的。
这话说完,她就拉着我进了屋,死死关上门。我躺在床上,心跳得很快。皮匠,祠堂,失踪的孩子,这些词汇在我脑海里不断重复。我知道婶婆在害怕什么,但我也知道,我必须搞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祠堂里挂着的到底是什么皮?那个神秘的皮匠又是谁?明天一定要找机会去看看,哪怕婶婆不让,我也要去。
外面的雾还没有散去,远处的祠堂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着。
第3章少年失血皮
秋天的第一场冷雨下了整整一夜,村里的空气变得更加阴冷。我跟着婶婆住了三天,爹娘才从县里回来。刚到家,就听到村里炸开了锅。
王二狗不见了!邻居张婶急匆匆地跑来报信,昨天晚上就没回家,到现在还没找着。
王二狗是村东头王家的独苗,十六七岁,平时最爱惹事。他经常跟村里的小孩打架,偷人家的鸡蛋,是个出了名的皮猴子。但他娘早死了,他爹王老三一个人拉扯大不容易,对这个儿子宝贝得很。
孩子能跑哪去?娘一边系围裙一边问。
不知道啊,昨晚吃完饭就说出去转转,这一夜都没回来。张婶急得直跺脚,王老三都快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