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5页)
当我再次听到陈宇的名字,还是最初的几周。
他的名字偶尔还在一些八卦小群里被当做笑料提及,是“年度医美塌房案例”、“自食其果的教科书”,不过也很快没人再提了。
直到几个月后一个下午,我偶然间听到办公室的员工聊到的八卦主角是他。
“特大无语八卦,还记得那个被医美圈开了的啥‘王牌’陈宇不?”
“嗨,彻底废了,跑路后没饭吃,居然偷偷摸摸钻到城西那家靓丽坊当技术了,那是什么鬼地方?”
“整容黑作坊一条街上的苍蝇馆子,骗的就是啥也不懂、贪便宜的外地打工妹!”
城西“靓丽坊”?
我记得这个名字,不久前才被监管部门联合查处,挂的招牌是美容美体,实则非法进行微整注射,用的药来源不明,价格低得离谱。
员工接着说。
“结果那黑心作坊老板也是个人才,用最便宜的药水装进口瓶子糊弄人。”
“陈宇那货,也不知道是破罐破摔还是被猪油蒙了心,为了点分成钱,竟然真敢昧着良心给一个来打工的小妹妹脸上打针。”
“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最新韩国玻尿酸,效果杠杠的。小姑娘不懂啊,看着便宜又‘名牌’,咬牙用自己攒了大半年的辛苦钱打了。钱拿了,人跑了!”
我眉头蹙起。
当初在“臻美光华”客户面前,他口口声声说二手市场淘来的便宜货是垃圾,是他不屑染指的垃圾。
如今,竟是为了那点蝇头小利,亲手将比便宜货更不堪的毒物,注入女孩的皮肉里。
另一个员工着急的问后续,“怎么了怎么了,快说。”
“那针打进去没两天,小姑娘半边脸就肿成猪头了,疼得直打滚,又红又紫,皮肤都像要烂掉。”
“诊所黑着呢,一看不对就把人往外轰,拉黑了联系方式,小姑娘的哥和几个老乡急疯了,满城找那个‘陈医生’,最后不知怎么在个地下棋牌室把他揪了出来。”
后面的结果我听了个大概,陈宇被当场打折了一条腿。
具体怎么样没人知道,死活不知,反正再没人见过他了。
我看着窗外的阳光,“报应啊。”
是死是活?
重要吗?
在她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蝼蚁。
两年后。
“新生代”集团总部大楼顶层。
我接受了国内财经杂志《先行者》的主持人周颖的采访。
她对面的沙发上,我姿态松弛。
前面的问题围绕着“新生代”的战略转型、技术创新、国际布局展开,我的应答条理清晰,不失沉稳。
“林董,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新生代’的技术突破和硬实力。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的成功,软性的、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也至关重要。”
周颖适时地转换了方向,“贵司在业内率先建立了普惠服务体系,极大提升了下沉市场的渗透率。请问您当初推动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什么?”
镜头聚焦在我的脸上,我笑了笑。
“周小姐这个问题问到了根本,医美无论它的技术如何迭代、价格如何分层,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个体追求美与健康。它不应该,也不能沦为划分阶层、制造歧视的工具。”
我的目光扫过镜头。
“新生代存在的意义,是为所有怀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服务。”
周颖适时点头,自然地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林董,我们看到在您的带领下,张澜医生等专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引领了行业的价值回归。”
“在您看来,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新生代’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我微微坐正了身体。
“坚守底线。”我的声音掷地有声,“医学美容,首先是‘医’,其次才是‘美’。”
“没有安全,何谈美丽?何谈长远发展?”
“‘新生代’的责任,就是向行业、向市场、向每一位消费者证明,真正的技术,不依赖进口包装,不建立在价格的歧视和虚假的承诺上。”
镜头定格在这一幕,助理上前一步,对主持人周颖微笑着示意时间。
采访结束后,我看着窗外。
谁都可以发光,唯独垃圾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