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凭工分住大楼(第1页)
“啥?恋……恋爱脑?”张寻的脸像块热黏糕似的贴了过来。
沈桃桃眼前一暗,谢云景那手“砰”地一下扫开张寻,力道大得让张寻一个趔趄,差点一头栽下凳子。
“哎哟喂!”张寻哀嚎着稳住身形,还没等他炸毛控诉,就眼睁睁看着自家主子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攥住了沈桃桃的手腕,径直往他的怀里一带。
沈桃桃几乎是半跌过去,鼻尖堪堪撞上他硬邦邦的胸肌,一股清洌松木味儿劈头盖脸罩下来。她人都懵了。
谢云景却不管她懵不懵,那张覆着寒冰的俊脸俯低了些,深不见底的黑眸牢牢锁着她,“说清楚。”
三个字,砸在沈桃桃头顶,冻得她后脖颈一激灵,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压迫感,“什么是,恋爱脑?”
沈桃桃被他圈在怀里,艰难地仰起脸,对上那双不依不饶的寒眸。
她的眼珠子飞快地转了两圈,干巴巴地开口,声音有点发飘:“嗐,就……就是……就是好男人的意思。”
“对,特别好,特别靠谱,特别……呃……重情义。”她搜肠刮肚,把能想到的“正面”的词儿一股脑儿往上堆。
“好男人?”谢云景的眉梢动了一下,手上的力道也松了许多。
沈桃桃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喘息机会,手腕灵活得像泥鳅,嗖地抽出来。
脸上那点“鸡贼”立刻无缝切换成了闪闪发光的“宏伟蓝图”。
她反手“唰啦”一声抖开一直掖在怀里的图纸。
“甭管啥脑了,看看这个,”沈桃桃的眼睛亮得能点灯,把图纸一把拍到桌子上,“不仅要盖绣房,还要盖楼房。”
那图纸在桌案上摊开,线条纵横交错,方方正正得像用尺子量出来的。
一根根柱子上标着从来没听过的“阿拉伯数字”,还有一个个分隔开的小方块,上面清晰地写着“厨房”、“卧室”、“洗手间”……每个小方块里,还有更细致的小格子。
最扎眼的,是图中央那栋拔地而起的大盒子。足足标着五层,每一层都被清晰地切割成几户,图侧还用小字注解着:“几层,一户,面积二百平,内分隔室……带明卫……大阳台。”
“这啥玩意儿?”张寻伸着脖子瞅,眼珠子差点瞪出来,“盒子摞这么高能住人?不得摔稀碎啊。”
沈桃桃一巴掌拍在图纸中央那个大盒子上,声音脆亮,“楼房,这叫楼房,水泥建的,硬着呢,比现在的木屋结实一百倍。”她手指点着那分割的小方块,“而且冬天还不用自己吭哧吭哧烧灶坑冻得跟三孙子似的。”
她猛地拔高音调,带着横扫一切的气势:“开春雪一化,就打地基,盖楼房,集中供暖,管道铺通,烧一处热一片,家家都热乎。”
“啥?”
“自己不用烧火就能热乎?”
“住高楼,那不是神仙日子啊。”
“楼……楼上住五层?那不得站房顶摸云彩了。”
听到的人瞬间炸开了锅,无数脑袋挤过来围向那张图纸,眼睛里的亮光,好像把宁古塔灰暗的天空都照亮了。
“还有,”沈桃桃的声音穿透嗡嗡的议论,又砸下一个炸弹,手指指向图纸上另一个标记,“建医院,真正的大医院,不是陆太医家的小木屋,看病的,住院的,接生的,通通都有地儿。”
“接生的?不在家生了,在这叫啥……医院生啊?”人群里有妇人惊讶出声。
“对,女人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在家生太危险,在生产前就要住进医院,由专门的产科大夫负责接生,最大程度上去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沈桃桃还给大家科普了在医院生娃的好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将信将疑。
沈桃桃自动屏蔽了这些,反正医院建成,第一个生孩子的是她二嫂,到时候,事实胜于雄辩。
她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医院是能救命的地儿,到时候势必缺人手。但凡家里有人认识字儿,甭管过去是老爷还是奴才,是扫地的丫头还是端尿盆的小子。只要识字,就可以去陆太医那儿参加考核,考过了,就能进医院当差。”
炸开的人群里又被狠狠搅了一下子!
流放犯里不少过去就是大户人家的管事、账房、奶娘、陪房丫头,甚至有些还曾官至五品。
此刻,他们的呼吸都停滞了,黯淡的眼神被“识字”那两个字忽地擦亮。
识字在这绝望的苦寒之地,居然能换来这样的活路。
“不识字的也别急,”沈桃桃看到了另一部分人眼里的不安,立刻补上,“我们还会建学堂,请夫子。管他七老八十还是小萝卜头,下了工,只要还有口气儿,都给我去学堂上课,全民识字,能看药方子,能看账本,就有职位晋升的机会,能赚到更多的工分。”
“呼哧……呼哧,”食堂里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像一群饿极了的狼看到了猎物。
“干!我干!”
“我认识字,我从前是账房,我去考。”
“我下工就去学堂。”
“俺……俺要学认字。”
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儿,几乎要把食堂的屋顶顶翻。
那图中央气势磅礴的五层“大盒子”在众人眼中,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通天梯。
“沈、沈姑娘,”一个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汉子挤到最前面,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手指哆嗦着指向图纸上那些分割的“小方块”,“这……这楼房建成……咋分啊?咱……咱这群流放犯能配住?”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不少人眼中的热焰。
是啊,这神仙般的房子,怕不是给官老爷们留的吧。
沈桃桃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语气铿锵:“不看身份,只看工分。工分攒够一万,就有资格提申请,工分越多,挑的位置越高。我跟你们说这楼房越高越好,五楼阳台可是能看见日出的。楼房能者居之,选房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