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页)
1.
穿越荒村
苏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在山区考察农作物时遭遇一场暴雨,再睁眼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入目所见,是破败的茅草屋,四面透风,屋顶还破了好几个洞。身边躺着个瘦骨嶙峋、面色蜡黄的男人,嘴里时不时发出痛苦的呓语。
这是哪儿啊苏瑶刚一开口,就发现声音都带着几分虚弱。还没等她理清思绪,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进来,眼眶红红的,小声说:娘,爹是不是要死了我们怎么办……苏瑶这才惊觉,自己居然穿越成了这户人家的妻子和母亲。
从女孩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苏瑶得知这里是大荒村,因为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村民们生活困苦。她的丈夫李大山前些日子为了给家里找吃的,去山里打猎,结果被野兽咬伤,一直昏迷不醒。家里已经断粮好几天了,如今是一贫如洗。
苏瑶看着昏迷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心中涌起一股怜惜之情。既来之则安之,凭借自己现代农科大学毕业的知识,她决定要改变这个家的命运。
2.
改良土壤
苏瑶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在屋里翻找了一番,只找到一些干瘪的野菜和几个发了霉的红薯。她仔细地将野菜洗净,把红薯上的霉斑削掉,煮了一锅稀粥。喂李大山喝了些粥后,她带着女儿小翠来到院子里。
院子里杂草丛生,角落里有一块小小的菜地,种着几株歪歪扭扭的青菜,看上去营养不良。苏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土壤,发现土质确实很差,缺乏养分。她想起在现代时学过的改良土壤的方法,决定试一试。
苏瑶让小翠去村里借了些农具,自己则在院子里忙碌起来。她先把杂草连根拔起,堆在一旁准备沤肥。然后,她用锄头把土地翻了个遍,将土块敲碎。接着,她让小翠去河边挑了些细沙,均匀地撒在土地上,又从附近的山林里捡了一些落叶和枯枝,烧成草木灰撒入土里。
经过几天的努力,土地终于改良好了。苏瑶从村里要来一些菜种,小心翼翼地种进土里,每天悉心照料。没过多久,菜地里就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小翠看着这些新芽,高兴得又蹦又跳。
与此同时,苏瑶还发现村里很多人家都养着鸡,但因为饲养方法不当,鸡总是生病,产蛋量也很低。苏瑶主动上门,教村民们如何合理搭配鸡饲料,如何给鸡舍消毒,防止疾病传播。村民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没想到没过多久,鸡的精神状态好了起来,产蛋量也明显提高。苏瑶因此在村里渐渐有了些威望。
3.
旱灾危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菜地里的蔬菜长势正好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席卷了大荒村。原本就缺水的村子,更是雪上加霜。村民们的庄稼大片大片地枯萎,牲畜也因为缺水而死亡。
苏瑶看着自家菜地里渐渐干涸的蔬菜,心急如焚。她想起在书上看到过的打井技术,决定试一试。她召集了村里的一些青壮年,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不靠谱,但在苏瑶的再三劝说下,还是决定跟着她试一试。
苏瑶带着大家在村子里四处寻找合适的打井地点,根据地势和土壤的湿度,她最终选定了一处地方。大家齐心协力,开始挖井。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一股清泉从地下涌出。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围了过来。这口井不仅解决了苏瑶家的用水问题,也让整个村子度过了这场旱灾。
经过这场旱灾,苏瑶在村里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村民们对她更加信服,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来找她商量。
4.
丝绸致富
旱灾过后,苏瑶意识到,仅仅依靠种菜和养鸡,还不足以让大家过上富足的生活。她开始思考其他的致富途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山上发现了一片野生桑树,上面结满了桑葚。苏瑶灵机一动,想起了养蚕缫丝。
她采摘了一些桑叶和桑葚带回村里,向村民们介绍了养蚕和缫丝的好处。村民们听了都很心动,但又担心技术太难,学不会。苏瑶便挨家挨户地教大家如何养蚕,从挑选蚕种、喂养桑叶到结茧缫丝,每一个步骤都耐心指导。
为了打开丝绸的销路,苏瑶让丈夫李大山带着一些丝绸样品去城里的商行推销。一开始,商人们对这种来自小山村的丝绸并不感兴趣,但李大山凭借着朴实的口才和苏瑶教给他的推销技巧,终于说服了一位商人愿意试一试。没想到,这种丝绸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城里达官贵人的喜爱,订单源源不断地飞来。
随着丝绸生意的红火,大荒村的村民们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纷纷盖起了新房,购置了新的农具和牲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
子女成才
在忙于村里事务的同时,苏瑶也没有忽略对子女的教育。她的儿子小虎和女儿小翠在她的教导下,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小虎对经商有着浓厚的兴趣,苏瑶便带着他一起与城里的商人打交道,教他如何辨别货物的品质,如何谈判和签订合同。小翠心灵手巧,对养蚕缫丝和刺绣很有天赋,苏瑶便请了城里的绣娘来教她更精湛的技艺。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小虎在商业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不仅将家里的丝绸生意拓展到了其他城市,还涉足了茶叶、瓷器等行业,生意越做越大。小翠的刺绣作品也在城里的刺绣比赛中多次获奖,她的绣坊成为了城里贵妇们最喜爱的店铺之一。
苏瑶和李大山看着子女们的成就,心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家人的努力和村民们的支持。
6.
商战风波
然而,树大招风。小虎的商业成功引起了一些同行的嫉妒。他们联合起来,在商业上对小虎进行打压,散布谣言说小虎家的丝绸质量有问题,还贿赂官员,对小虎的生意进行刁难。
小虎一时间陷入了困境,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苏瑶得知后,并没有慌乱。她让小虎收集那些同行恶意竞争的证据,然后带着小虎一起去京城,向朝廷的官员申诉。
在京城,苏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向官员们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呈上了证据。官员们经过调查,证实了苏瑶所说属实,对那些恶意竞争的商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小虎的生意也因此得以恢复,并且因为这次事件,他的声誉更加响亮,生意比以前更加兴隆。
7.
文化传承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荒村早已不复当年的贫困模样。村里道路宽敞平坦,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村子里还建起了学堂、医馆和戏台。
苏瑶一家成为了村里的大户人家,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苏瑶和李大山经常拿出钱财和物资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还出资让村里的孩子去学堂读书。在他们的带动下,大荒村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小虎和小翠也继承了父母的善良和勤劳,他们不仅在商业上继续拓展,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建设。小虎出资修建了水利设施,确保村里的农田灌溉无忧;小翠则在村里开办了刺绣培训班,传授村里的姑娘们刺绣技艺,让她们也能有一技之长。
大荒村在苏瑶一家的引领下,经济日益繁荣。苏瑶意识到,物质生活丰富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重要。她召集村里的长辈,收集整理大荒村的古老传说、民俗习惯,将其编写成册,让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同时,苏瑶还在学堂里增设了一些特色课程,教导孩子们学习传统礼仪、书法绘画。她请来村里擅长书法的老人,教孩子们如何挥毫泼墨;邀请精于剪纸的大娘,传授剪纸技艺。一时间,学堂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对知识的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荒村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村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民俗文化节,吸引周边村落的村民前来参加。节日期间,人们展示着精美的刺绣、剪纸作品,表演着传统的舞蹈和戏曲,热闹非凡。大荒村的名声越传越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之村。
8.
洪灾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