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谈拢承包条件(第2页)
钱志成说,“那个许政华,对了,你爸咋没来?”
许岩说我爸有事,这事我们俩就行。
听许岩的话,副镇长不自觉挠挠头,面对这俩年轻人,心想靠不靠谱?
看着许岩年轻却又沉稳的脸,副镇长突然明白万书记的意思,红星电线厂推出来承包,如真的无人问津,成了烫山芋,不说主抓这项工作的万书记,作为具体分管的副镇长,,都要成为别人的笑柄。
副镇长打起精神,面对两位年轻人,就红星电线厂承包洽谈。
不谈不知道,一谈真是刮目相看,年轻人口才好,思维条理清晰。
许岩直奔主题:“地皮、厂房、机器、库存加起来,账面上是不少,但就算对外公开拍卖,这些东西也没人肯买,等于一分钱不值。而外债呢,总共欠了二十八万……”
他从厂房机器设备、人员、债务,到市场前景,再到承包条件等等。
总之,许岩提出的承包款要降,每年四万五,百分之三增长,承包期延长到30年。
许岩说的头头是道,林仙儿话虽然不多,说的却是在要点上。
殊不知,这几天,许岩和林仙儿没事就往红星电线厂工人家跑,红塔山烟和四特酒送出去不少。
自然对红星电线厂的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
而副镇长、钱志成几人压力山大,这两年轻人给他们的感觉,不亚于与宏大公司那些人打交道。
最后,副镇长拍板说,你们提的条件我会汇报给镇党委,有决定立即通知你。
说完,站起来,还跟许岩和林仙儿握了握手。
当晚,镇党委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红星电线厂承包。
副镇长汇报了相关情况,万书记总结发言,最后举手表决,同意对方镇政府原则同意承包额和承包期限。
但也有两个条件:一条是承包方要消化至少十名职工,另一条会后与许政华谈一次,承包合同也要同他签订。
许岩和林仙儿太年轻了,合同与许政华签订,要显得镇政府尊重点。
许岩知道后,对林仙儿说,他们还是觉你年轻,也不知道咋想的。
他又说,消化十名职工可以,但得我们选!
林仙儿也高兴,说:“承包款能降到四万五最好了,但是要消化十名职工。”
很多乡镇企业,只要效益好,有点权的都七大姑八大姨的往里塞,时间一长,臃肿起来,反正国营单位那套该有的,乡镇企业也要有。
像红星电线厂,明面上说蔡家民管理不行,没魄力,实际上,一个厂子的许多职工背后牵扯着的关系,就是管也不知怎么管。
蔡家民为自己的憋气抱屈,经常到处说:“一个厂子,他妈的都是姑爷爷姑奶奶,你说说,咋管?”
也因此,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市场外部不好是一个原因,更有就是人浮于事的因素。
这也是九一年后,许多乡镇办的企业通过承包、合股改为民营,而民营发展的一定阶段,那些初创的一代企业家趋于保守,也开始把七大姑、八大姨塞进企业各个部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历史就这是他妈的螺旋式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