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逆流1991,我带全家成首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老妈支持(第1页)

为响应上级的“化解三角债”的指示,镇政府盘点镇办企业,得出别人欠自己有八十多万,欠外面的有一百十来万的大概数据,总之这“三角债”是一团乱麻。

为此,万书记亲自挂帅,进行讨债专项行动,参照别的乡镇,讨债回来的提成,五万之内百分之二,五万以上百分之一,以此类推,提高积极性。

一个月下来,只有几个小厂追讨回欠债款,资金流趋于正常。

其它的厂子,因为欠的债务多,人家死活赖皮不还,于是,像红星电线厂几个稍大的厂子,陷入死循环,肉眼可见不能正常经营下去。

乡镇企业三角债化债是镇政府当前头等大事,但该追的债已讨了,讨不来自然没有办法。讨债专项行动陷于停顿,

令万书记等党政一班人头疼。

最终,镇党政班子开了几次会,和其他地方一样,把红星电线厂几个企业对外承包条件一降再降,推向社会对外承包。

但像宏大公司等民营企业,自己有资金有人脉,不如跟着市场风向,自己办厂,自然对红星电线厂这类企业瞧不上眼。

几天下来,无人问津,万书记问分管企业的副镇长,副镇长拖着钱志成到万书记办公室汇报。

钱志成虽然心里不情愿,但面对这情况,只好把许岩和林仙儿推出来,汇报给万书记,这两年轻人可能有意愿承包红星电线厂。

恰好万书记认得许岩和林仙儿,几天前他还在四海饭店见过许岩,而他有时在镇里加班,没回县城,晚上去馄饨店吃过馄饨,因此也认识林仙儿。

钱志成说,上个星期他们来我办公室,我没应承他们,是觉得他们太年轻,不靠谱,许政华儿子还在读书。

年轻怕什么!

万书记一拍办公桌,钱主任,莫欺少年穷,上次我见到那个,那个许政华的儿子,就感觉这年轻人与人不一样,还有那个馄饨店的老板娘,人家年纪轻轻,开着一个店,养活他们一家子。

副镇长赶忙点头,附和万书记,他说对对对,不能老眼光看人,许政华是老供销老销售了,对企业这块熟悉。

万书记点头,又想到老镇上最大的一家饭店,就是许家开的,自己都去吃饭过几次,生意蒸蒸日上,好的不行,可谓知根知底。

万书记想明白这一节,随即让钱志成去与许岩和林仙儿接触,他语重心长对副镇长和钱志成说道:

“年轻才有冲劲才好,很多在事就是年轻人干出来的,不像我们成年人,做事畏首畏尾,当年我……”

钱志成阴沉着脸回到办公室,他与许政华一家没什么冲突仇冤,但架不住姐姐钱淑芬在他面前说许家的不是,许家开了家四海饭店,钱淑芬更是在他面前说许家不好的话。

钱志成自然向着姐姐钱淑芬,开始许岩来与他说要承包红星电线厂的事,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现在,既然万书记拍了板,他也知道万书记的意思,重要的是有人接盘。

不然,推出的几个乡镇企业,到现在都没反映,那是丢面子的事情。

钱志成让钟琪通知许岩,让他和林仙儿来镇企业办谈红星电线厂事宜。

钟琪跟许岩一说,许岩倒不急了,拜托钟琪给钱志成回话,说要跟父母商量一下。

钟琪回去一说,钱志成心里暗道,这小子,鬼精鬼精的很。

当天晚上,许岩等黄秀英和许政华回家后,就把要和林仙儿一起承包红星电线厂的事给两人说了,许岩知道父母会反对,说主要是林仙儿要承包,她占大头,我们占小头。

夫妻俩一听愣了,这事令他们猝不及防,意料之外。

红星电线厂他们知道,欠了一屁股烂账,欠自己的双追不回来了,现在半死不活。

自家儿子和林仙儿咋会想要承包红星电线厂?

黄秀英问许岩,儿子,你不学了?

许岩说,上,当然上,这跟承包红星电线厂有啥关系?

黄秀英又问,那个,林仙儿承包,是你怂恿的?

许岩摆摆手,说,我怂恿?姆妈,你不要小瞧她,她主意大着呢,前天跟我说,四海饭店有你就够了,她就想干别的。

许财又说:“林仙不会一直开馄饨店的,将来她做的事情比唐宏大还厉害,你们瞧着吧。”

黄秀英瞪了儿子一眼,说:“谁会小看她?她比一般女孩子强,我就是想说,做事步子别一下子太大。”

“姆妈,这可是好机会。”许岩说,“以后大家生活过好了,就要建房子,电线到时肯定供不应求,你看看,现在开饭店生意好,不就是大家生活过好了嘛。”

这话夫妻两现在认同,要是没开饭店前,夫妻两可不是这个态度。

“钱呢,承包的资金?”

许政华问到了关键问题。

许岩说,林仙开了几年馄饨店,手上有五万多积蓄,按现在红星电线厂的承包条件,每年上缴利润加上机器、场地租赁费共3万,这可以谈的。

到时承包下来,林仙当厂长,许政华当副厂长,专门跑销售。

许政华在镇办企业做销售多年,在外识得不少朋友,眼见温州、台州沿海地方不少朋友自己创业,心里也想闯一闯,而且,有几位朋友劝他,说现在啥年代?还为一百几十块呆在一个破厂,要是我早单干了。

许政华也想单干,可想到两个儿子,担心欠下一屁股债,那日子可不好过。

不过,自从四海饭店开业,眼见妻子黄秀英从患得患失到现在乐在其中,心思又活跃起来。

这次,他去台州一家服务商场欠衣帽厂三万元货款,费了一番口舌软磨硬泡,商场经理终于答应给他还款,但答应还款时心里也肉疼,就讥讽说:

“老许,那衣帽厂又不是你一个人的,这么拼命,要是自己干,有啥事不会成功!”

镇里把几个厂子推出来承包,许政华心动了一阵,但一想要筹措一大笔资金,不由得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