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县文联来人了(第1页)
正当许岩为毕业晚会焦头烂额的时候,在离二中学校几十里外的县文联主席的办公室,文联的文学内刊周编辑急冲冲跑进办公室。
“沈主席,好消息,广东佛山文艺来电话了。”
沈主席有些无语,周这人啥都好,就是醉心文学,与现实生活有点脱节,话说经常说不到点上。
广东佛山文艺跟咱有关系吗,还好消息?
沈主席是搞摄影,之前在县委办为领导摄影,后来得过几次摄影大奖,再后来调到文联当了主席。
周编辑是搞文学,虽说和摄影一样都是文艺,但似乎总和自己不在一个频道。
但沈主席听周编辑讲述,刚刚,周编辑接了一个电话,是佛山一家文学杂志社,他们举办了一届打工小说大赛,经过几轮评审,一篇2万字的《打工妹》小说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
“他们查询作者,问到我这里来了,作者是县二中一位叫许岩的。”
沈主席当时兴奋了,好消息啊,文联向来是清水衙门,存在感不强,特别是在领导面前。
沈主席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拿出一个主意:这件事得推一波,可以成为我们文联的成绩。
“二中的?老师?”
“是学生,二中老师王得才是我们作家协会会员,我打电话问他,他说这位许岩是高三学生,已经在《知音》《读者》发表过文章了!”
学生身份更有噱头,而且还在流行杂志发文章!沈主席越想越兴奋。
“佛山那里的一等奖奖金一万元。”周编辑说。
“啊!广东的就是有钱!”
沈主席一拍大腿:“走走,去二中。”
且说5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得才接了周编辑两个电话,心里酸爽的不行,心脏有点受不住。
许岩这家伙得奖了,据说奖金一万元,县文联的沈主席来到学校看他。
九十年代的万户虽然比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含金量低,但一万元啊,却是能够抵得住一家人好几年的收入。
广东人真特么有钱,王得才忍不住想,以后也要写点什么,往广东投稿。
王得才立马屁巅屁巅地跑去向苏开颜报告。
关于许岩的事,已经不再感到意外,可这次得奖,却是妥妥的惊喜。
特别是文联主席闻风而来。
许岩对获奖不意外,1991年广州电视台摄制的十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也因为电视剧,打工妹成为社会关注的群体。
一个月前,许岩在另一本杂志看到佛山文艺在征稿启事,要求打工题材的,征文截止期都快到了,于是用了两天时间,写了2万字的《打工妹》。
写好,许岩挺满意,感得能获奖,但能得到一等奖却是意外之喜,因为有一万元奖金。
一万元是啥概念?
许岩估摸家里现在的存款,老爸老妈现在的积蓄也就八九千。
这是妥妥的自主创业资金,决定晚上到馄饨店与林仙儿谈合作。
于是,在学校小会议室,许岩见到胖胖的沈主席,瘦瘦的周编辑。
沈主席见到只有十八岁的许岩,和别人一样疑惑,年纪轻轻,生活圈这么窄,会写出打工妹的生活?
倒是周编辑给许岩解了围,说文学凭的是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人都是生活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