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虚名虽好,却非首位(第3页)
朱元璋闻此,情绪高涨。
“为何?”
“为何要让他们获取此利?”
胡大老爷笑着摆手。
“陛下此言差矣!此利,他们定会谋取,无人能挡!”
“贪婪,乃人之共性,商贾尤甚!”
“他们世代经营海贸,陛下即便组建船队,也难以超越其专业。”
“他们深知海贸利润之巨,怎会轻易放手?”
“陛下应做之事,乃是使之公开透明!”
“海贸可行,不禁且支持!但须纳税!”
“设专门港口与市场进行交易,每笔交易均需缴税!”
见朱元璋逐渐冷静,胡大老爷笑道。
“如此,规矩既定,大明应得之利自得。”
“若再遇走私者,陛下无论严惩,皆有依据。”
“在大明生活,不遵大明规矩,受罚自是应当。”
朱元璋听后,皱眉点头,显然明白其中利害。
然而,他仍有疑问。
“那海贸之利,仅此而已?”
“仅为国库、内库增收,让奸商获利?”
胡大老爷闻言大笑。
“陛下,您只看到了表面啊。”
“你可曾想过,不论是那些富豪商贾,还是大明自家的船队,他们的货物究竟源自何方?”
“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但百姓确会因此得益!”
(本章结束)
“什么?这只是完)
胡大老爷从谨身殿匆匆逃出,心中仍感不安。他决定不再迟疑,小步快跑着离开皇宫,连声催促车夫加速回府。
这皇宫,真是每来一次都心惊胆战!
老朱那家伙会不会找个借口扣留我,让我为他卖命?
出谋划策也就罢了,若真要我去办实事,那可万万不行。
胡大老爷心里明白,自己不是那块料。
并非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是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深知此事背后的复杂与庞大。
更重要的是,其中牵涉的利益之广,令人咋舌。
想想便知,虽是首次组建船队远航,但某些事实不会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