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懒死有什么不好?(第2页)

“不是,惟庸,你再说一遍,你今天来要干啥?”

朱元璋此刻整个人都不好了,直接开门见山,不再绕弯子。

不怪朱元璋震惊。

实在是大明周报社这东西,初看没什么,只是像玩闹般设立的一个衙门。

表面上发布的不过是朝廷一些正大光明的“正事”“政策”等。

然后就是一些拍皇帝马屁以及批评各路官员的文章。

最后就是诗词歌赋和话本了。

要知道,现在应天府还有不少人说这东西就是四不像。

毕竟与邸报相比,大明周报的内容没那么正规,还颇有些放肆的点评。

与平日里街面上报纸的雏形小抄相比,大明周报又显得格外正规、堂皇,官方口径。

若说这东西是冲着士林而去,诗词歌赋这些士林最喜欢的东西,只占很小篇幅。

若说这东西是冲着老百姓去的?

可老百姓压根不认字,那这到底图啥呢?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四不像,大明周报越卖越火。

如今,大明周报早已被各地精明的商人带往大明各地,行销四方。

正因如此,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应天府,真正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

假以时日,随着大明周报的信誉与影响力日益增强,其上的消息恐怕会越来越具有权威性。

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大明周报的巨大价值,当胡惟庸提出辞官时,朱元璋才会如此惊讶与意外。

这实在是出乎意料。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胡惟庸一路上也思考了许多理由,但有些话终究不能明说。

很多事情,只能心照不宣。

比如,功高震主这种事,无论皇帝如何客气,都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遇到像刘备那样的“奇葩”君主,他确实不在意臣子的功劳有多大。

但其他皇帝呢?恐怕你还没觉得功高震主时,陛下就已经开始震了。

然而,这些话只能心照不宣,不能明说。

胡惟庸总不能直接对朱元璋说:“你杀气太重,我怕你弄死我,所以我想回家躲着。”这种话一旦说出口,胡惟庸的未来也就彻底完了。

什么老友、旧臣、儿女亲家,到了这种时候都毫无用处。

那么,该用什么理由呢?胡惟庸琢磨了半天,最终决定摆烂。

“陛下,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理由!”胡惟庸坦然道,“臣上次受伤后,落下了病根,太过劳累时总感到格外疲惫。

所以,臣只是想回府歇着,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马皇后面面相觑,觉得这话似曾相识。

朱元璋反应迅速,猛然站起,满脸怒火地看着胡惟庸:“咱就说这话怎么这么耳熟!上次咱想让你当丞相时,你也是这么说的吧?胡惟庸,你难道要懒死不成?”

胡惟庸见已经“摊牌”,索性双手一摊,坦然道:“懒死有什么不好?”

“陛下,臣跟您从艰难困苦走到今日,功劳苦劳皆有。”

“昔日的红巾军大帅如今已成,曾经的落魄士子更是位极人臣,官至丞相。”

“那……臣还有何可求?”

“您座下能臣如云,何不让年轻一辈多担些责任?”

“臣只想在府中逍遥自在,过些舒坦日子。”

朱元璋听罢,差点气得吐血。

这人怎能如此颓废!

他转头看向马皇后,见她也满脸惊愕。

夫妻二人从未见过如此彻底的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