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头痛欲裂的考生们(第2页)
往年乡试的题目,随便一道都足以让学子们冥思苦想,甚至许多老师也难以轻易解答。
这就是乡试的难度,与童子试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若用胡大老爷的话来比喻,这难度就像从初中代数骤然跃升到微积分,足以让人晕头转向,甚至神志不清。
为何考场上这么多人几近崩溃?原因很简单,他们大多是首次参加乡试,根本没想到,即便是撇开胡大老爷出的题目,其他题目也让他们手足无措。
科举的特点之一,便是没有标准答案。
每道题目只有大概的答题思路可循,具体的行文却得靠考生自己琢磨。
文采再华丽,文风再优美,若思路不对,一切皆枉然。
正因如此,有的考生干脆放弃最后一题,埋头从完)
------------
时间这东西,总如贼偷般悄然流逝。
你在意时,仿佛无处寻觅其踪迹;
你若不在意,它又总无声无息地带来损失。
这不,当考生们听到贡院内响起一声梆子时,才惊觉——
呵,时间竟快到了?
这……这…这题还没做完呢!
没错!
并非什么绞尽脑汁、奋力拼搏的戏码,真就是没做完。
乡试的题,不仅难度增加,题量也上去了。
哪里还会像童子试那般,容得考生慢慢斟酌、慢慢思考,然后在草稿纸上慢慢书写,最后誊抄到正稿上?
没有!
考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理清思路,于草稿纸上写出文章。
写完检查并修正后,他开始用端正的笔迹认真誊写到正式答卷上。
接着,或许只能匆匆检查一遍,便要立刻投入到下一个题目的作答中。
根本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
对于那些曾经通过乡试或思维敏捷的人来说,或许还能稍微应对。
但许多人在此刻茫然抬头,才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
一时间,大明各地的考生都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
然而,时间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迟疑、愤怒或抱怨而停下半分。
考试结束的时间到了!
在考官的严厉催促下,考生们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考卷和纸笔,满脸颓废地走向外面。
他们彼此对视,却看不到一丝笑容。
即便有少数人面色稍好,脸上没有太多的困苦,但也难掩疲惫。
站在贡院门口等待着院门打开的他们,此时却并未感到任何解脱。
听到旁人的议论后,他们反而更加痛苦了。
因为他们发现,别人谈论的题目,自己却根本没写完,甚至完全没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