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心服口服(第1页)

随后,刚一坐下,捏肩的、捶腿的、端茶的、送点心的、唱曲儿的、跳舞的……

好家伙,分工明确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更让人舒坦的是,每一处细节都恰到好处,完全符合他的喜好。

啧啧,胡大老爷终于心服口服。

这帮小娘们,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告诉他,外面再好,终究不如家里舒心。

胡大老爷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算是领了她们的情,但下次该出去浪的时候,估计还是照浪不误。

毕竟,大老爷们也就这点出息了。

晚上的乐子自不必多说。

仿佛要把胡大老爷这几天不在家的空缺补回来似的,这些姬妾们不管平日里性子如何,夜里个个都化作了盘丝洞的女妖精,那叫一个热情似火。

等到胡大老爷完)

------------

胡惟庸这想法就是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看出殡不嫌殡大。

反正出了事也不是我的责任,那自然怎么热闹、怎么好玩就怎么来咯。

胡惟庸也真是一点脸皮都不给别人留,揣着手站在那儿,连自己的职房都不去了,摆明了就是要看热闹。

他这作派差点没把礼部几位给气得当场骂街。

可一想到对方进皇宫如同回家,面见陛下如同聊家常,顿时心头的怒火就被浇灭了。

算了,惹不起。

这位老爷您尽管看吧,最好能瞧见我们的辛劳,将来若是有机会见到圣上,您这样的大人物闲聊时若能提上一两句,那就再好不过了。

尚书和侍郎们一个个都想着眼不见心不烦,干脆不再理会。

可忙了一阵子,他们就发现不行了。

原因无他,来应试的僧人实在太多了。

也不知寺庙里哪来这么多精通儒学的和尚,一听说有机会当僧官,便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是真正读书识字的。

按照朱元璋的旨意,这样的人总不能拒之门外吧。

于是,礼部彻底乱成了一团。

这时,胡惟庸胡大老爷被一位小吏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一旁。

“胡公,部堂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哦,部堂大人有何吩咐?”

看着这位低眉顺眼、说话客客气气的小吏,胡惟庸还真有些好奇。

这礼部尚书怎么突然找上自己了呢?

小吏也没拐弯抹角,直接道:“今天来礼部应试的僧侣实在太多,可我们部能担任考官的人却有限。”

“胡公如今正好奉旨在礼部任职,因此部堂大人希望您能抽出时间帮忙。”

小吏的话说得很客气,这也代表着他背后的礼部尚书对胡惟庸同样客气。

其实这位尚书大人自己也觉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