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第2页)
而且还是个这么“活力四射”的奖励。
顿时,胡惟庸的脸色变得有些玩味和复杂。
虽然刚才打人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了一丝痛快。
好在这玩意儿只有自己能看见,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胡惟庸当即踹了胡仁彬一脚,吩咐他老老实实跪在祠堂反省,随后把藤条往旁边一扔,转身出了祠堂。
他有些好奇。
这可是系统奖励啊,胡惟庸很想知道这奖励到底是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正好,昨天娜娜还嘴硬说能跟自己单挑来着,啧,这不巧了嘛。
伴随着一阵指令,娜娜所在的小院不多时便响起了一阵阵的学猫叫。
这只金毛碧眼的波斯猫,今天可谓是在主人手里吃了大亏了。
往日里本就按摩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主人,今儿个更是左一个铁板桥,右一个连环顶。
那腰杆子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连绵不绝,雄浑有力。
夜晚,胡惟庸胡大老爷停歇多日的胡府后院一挑三格斗赛再度开战。
双方你来我往,奇招频出,却又心有灵犀,堪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最终,胡惟庸对系统的奖励感到十分满意,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顺便默默给自己增添了一项日常活动。
完)
------------
胡府的事情,只有胡府的人知道。
虽然这些事肯定会传到高高在上、俯视大明官员和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里,但胡惟庸并不在意。
有些事,本来就想让朱元璋知道。
谁还没点演技呢?
他胡大老爷,好歹也是看过不少戏的人。
而在应天府的皇宫里,朱元璋正饶有兴趣地听着李善长的汇报。
作为当朝丞相,李善长不仅要辅佐皇帝,还要管理群臣,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他需要实际参与到各种事务中。
可以说,只要李善长看到的活,他都有权插手,对方还得特别听从他的意见。
因为那时候的李善长,代表的是皇权。
但此时,他的角色不同了。
现在的他,是代表群臣向朱元璋汇报最近的政务。
虽然还有专门的奏折和各部分的奏报,但作为丞相,每隔一段时间汇总工作是他的职责。
不过,李善长的汇报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滔滔不绝。
朱元璋时不时会根据他汇报中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直接发问。
朱元璋问的问题,都是直指核心或要害的地方。
要不是李善长确实有些能耐,面对朱元璋这样锐利的皇帝,恐怕早就乱了阵脚。
这一汇报,足足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君臣二人丝毫不敢松懈,逐一梳理着大明上下的大小事务。
等到厚厚的奏报终于讨论完毕,两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看着眼前略显疲惫的李善长,朱元璋竟一时觉得有个丞相似乎也不错。
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朱元璋迅速掐灭了。
丞相能做的事,难道分给六部尚书就做不了吗?
权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中,与分散到六部尚书手中,差别可太大了。
所以,丞相这个位置,无论如何都得废除。
想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不经意地问道:
“善长,之前胡惟庸家那小子出事儿,你可曾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