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躺平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土豆花开!灾后补种新希望(第2页)

“后生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蹲着,粗糙手指捻着灰土,声音沙哑,

“这……土疙瘩,真能顶粮食?

别白费力气,糟蹋了这点好地……”

王栓子想起杜明月的嘱咐,急道:

“赵老爹!您信我!也信恪王殿下!

这土芋,耐旱!好活!

您看这地,别的庄稼难了,可它行!

秋天收上来,一亩地能顶好几亩粟米!

煮着吃、蒸着吃都顶饿!

夏种土芋,秋收千斤!活命就在眼前呐!”

他边说边麻利示范,将种块摆好,覆上薄土。

动作虽不如老农熟练,却透着热忱。

村民们将信将疑,看着那绿莹莹的芽眼,想着“秋收千斤”那渺茫的希望,终究还是跟着王栓子,笨拙又小心地开始模仿。

死寂的田地里,响起了翻动泥土的声音,微弱,却带着挣扎求活的韧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近乎绝望的等待中,点点嫩绿顽强顶开板结的土皮,在烈日下探头。

接着,那绿色迅速蔓延铺展,一片片心形叶子舒展开,在贫瘠土地上织成生机勃勃的绿毯。

它们似乎真的不挑地方,耐旱扛贫,只需一点水分和阳光,便回报以惊人的生命力!

“活了!真活了!”

“看这叶子,油绿油绿的!长得真快!”

村民们奔走相告,麻木的脸上第一次绽开笑容。

他们像呵护珍宝一样呵护着这片绿色希望,学着农技队员的样子,小心堆起土垄,拔除杂草。

这片绿色田野,成了灾后最动人的风景。

长安近郊,恪记专属的示范农庄。

绿油油的土豆田一望无际。

一个与田间劳作格格不入的身影蹲在地头。

长孙雨一身价值不菲的湖蓝色襦裙,下摆被她随意掖在腰间,露出里面精致的绸裤,绣花鞋沾满了泥点。

她手里拿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拨弄着土豆茂密的枝叶,专注的小脸上带着一丝新奇的笑意。

“杜姐姐!快来看!”

她兴奋地朝不远处的杜明月招手,

“这株叶子底下,好像有小白花苞了!是不是要开花了?”

杜明月快步走来,蹲下细看,笑着点头:

“长孙小姐眼真尖!是花苞,白色的小花,也有紫色的,挺秀气。”

“真的呀?”

长孙雨眼睛一亮,立刻从怀里掏出个装订精美的小册子和一支炭笔,认真画起来,嘴里还小声念叨:

“贞观九年,五月廿七,晴。

土豆叶浓绿,茎粗壮,叶腋处见小花苞,米粒大小,白色……”

不远处,恪记农庄的管事和雇农看得又是惊奇又是好笑。

赵国公府的千金小姐蹲在泥地里画土豆苗?这消息早已成了长安勋贵圈子里最新的谈资。

消息自然传回长孙府。

书房里,长孙无忌气得额角青筋直跳。

“胡闹!丢人现眼!”

他对着管家低斥,

“去!把她给我叫回来!

一个国公府小姐,成日与泥巴为伍,成何体统!”

管家一脸为难:

“老爷……小姐她……说这是恪王殿下‘重托’,关乎民生大计,不肯回……”

“李恪!”

长孙无忌太阳穴突突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