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躺平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虫粉虫酱!深加工赚翻倍利(第2页)

简陋的大风扇将热风鼓入长长烟道,送入层层铁丝网架。

看火师傅紧盯着窑壁上的“铜管水尺”,不断调整风口。

研磨区,改良的石磨碾子在骡马或水轮驱动下嘎吱作响。

金黄色的焦香粉末从磨盘碾槽中源源流出。

流民中的妇女手脚麻利地将粉末扫入木桶,分装进油纸袋或陶罐,贴上“恪记精制蝗虫粉(饲料药材)”的红纸签。

“三大件,齐了!”

看着眼前景象,李恪心中稍安。

除主打的虫粉外,另两处工坊亦在全力运转。

一处工坊弥漫着奇特的咸鲜辛香。

煮熟的蝗虫倒入大石臼,壮汉喊着号子用石杵捣成泥糊。

泥糊移入大陶缸,加入大量盐、杜明月特制的酒曲、花椒姜末等香料,搅拌均匀后封缸发酵。

这便是“蝗虫酱”!

味道如何?李恪心里没底,杜明月却拍胸脯保证发酵成功便是下饭利器。

另一工坊则更为直接。

磨好的蝗虫粉掺入少量廉价麦麸、豆渣粉,加盐和水搅成糊状,倒入木模,用杠杆压机压成巴掌大小、寸许厚的硬实饼块。

这便是“蝗虫蛋白饼”!

灰扑毫不起眼,但李恪清楚此物热量高、耐储存,是行军赈灾的硬通货!

产品有了,销路何在?

李恪早有计较。

数日后,长安西市,一家禽畜饲料铺前。

“王掌柜!再给某来十斤‘恪记虫粉’!

家里鸭子吃了下蛋都勤快!毛色也油亮!”

一位绸衫富态的员外嗓门洪亮。

“张员外稍待!今日货紧!”

王掌柜忙得额角见汗,指挥伙计搬出一袋袋贴红签的蝗虫粉,

“您瞧这粉多细!闻着带香!

掺着谷糠喂鸡鸭猪,长膘快!比单喂粮食划算多了!

‘回春堂’药铺都来订货,说是入药的上品!”

不远处,恪记新开的“平价食铺”门口排起了长队。

铺子里飘出浓郁奇特的咸香气味。

“伙计!再来两罐蝗酱!拌饭吃绝了!”

一个汉子舔着空碗,意犹未尽。

“某也来一罐!蒸肉时放一点,香得让人吞舌头!”

另一人附和。

跑堂伙计嗓子微哑:

“好嘞!‘恪记秘制蝗酱’,咸鲜下饭,二十文一罐!

买两罐送一包‘蝗虫蛋白饼碎’!泡粥顶饿!”

后厨,大师傅正热火朝天地炒菜。

锅中油热,挖一大勺暗红蝗酱下去,“滋啦”一声,浓郁的酱香混合着肉末(或素菜)的香气骤然爆发,引得排队的人纷纷抽动鼻子。

旁边大锅里熬着稠粥,伙计不时将灰褐色的蛋白饼掰碎撒入。

这蛋白饼,不仅出现在恪记的粥棚食铺,更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角落。

长安城外,左武卫军营。

几个刚下岗的军汉围坐火堆旁。

一人掏出油纸包裹的灰饼子,掰下一小块投入滚水。

硬饼很快化开,水变得浑浊浓稠。

他呼噜噜喝了一大口,咂咂嘴:

“嘿,确实顶饿!比啃死面饼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