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躺平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灭蝗惠民!流民争当捕虫匠(第2页)

长孙无忌的手段不止于放谣言。

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一支恪记运输车队趁着夜色赶路。

二十几辆大车满载干蝗虫,车轮压得路面吱呀作响。

护卫头子是个满脸疤痕的老兵,警惕地扫视两旁黑黢黢的林子。

突然,“咻咻咻!”几支冷箭从林子里射出,直奔打头的几匹马!

马匹惊嘶,车队顿时混乱。

“有劫道的!护住车!”老兵怒吼拔刀。

护卫们纷纷抽出兵器,紧张围住车队。

林子深处,影影绰绰钻出几十个蒙面人,手持棍棒刀斧,呼喝着扑上来,架势不像寻常山匪。

眼看短兵相接!

“嗡——!”

一片密集的弓弦震响划破夜空!

破空声比蝗虫群更甚!

冲在最前面的七八个蒙面人,身上瞬间爆开血花,栽倒在地!

月光下,他们身上插着的短小弩矢,泛着寒光。

剩下的蒙面人冲锋势头戛然而止,惊恐地看着同伴毙命,又看向车队后方。

一个高挑身影矗立在一辆大车车顶,夜风吹动衣袂。

秦红梅面无表情,手中连弩在月光下闪着幽光,弩匣已空。

她身后,十几名恪卫手持同样连弩,冰冷箭头稳稳指向剩下的劫匪。

“滚。”秦红梅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或者,留下。”

那冰冷的杀意和恐怖的连弩,瞬间摧毁了劫匪的胆气。

不知谁发一声喊,几十个蒙面人掉头就跑,连同伴尸体也顾不上。

老兵抹把冷汗,看着车顶的秦红梅,由衷竖起拇指:“秦教头!佩服!”

秦红梅利落跳下车。

第二天天蒙蒙亮,几颗头颅便被高高悬挂在附近州县最显眼的城门口木杆上,旁边钉着布告:“袭扰恪记灭蝗粮道者,此下场!”

这招效果显著。

此后,敢打恪记车队主意的,基本绝迹。

连弩的威名,悄然传开。

地方上,长孙无忌的门生故吏也试图使绊子。

某州别驾(州刺史佐官)得了授意,以“流民聚集,恐生民变”、“扰乱农事”为由,派衙役前来关闭恪记设在城外的收购点。

衙役刚到地头,便看见收购点旁边凉棚里,坐着本地折冲府(地方驻军)的一位校尉,正喝着恪记免费绿豆汤,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点心。

旁边,还放着一小袋沉甸甸的东西。

那校尉斜睨领头的衙役班头,慢悠悠开口:“王班头?带这么多人来,是帮着恪记维持秩序,还是……想砸了这给流民活路的摊子?这摊子要是砸了,城外这几千号没饭吃的流民涌进城,你猜府尊大人是先砍你的头,还是先砍我的头?”

王班头冷汗“唰”地下来。

他身后衙役,看着凉棚周围挎着连弩、眼神不善的恪卫,再看看校尉身边那队按着腰刀的府兵,腿肚子发软。

“误会!误会!”王班头点头哈腰,笑得比哭还难看,“卑职……卑职是奉府尊之命,特来……特来协助恪记,维持秩序!维持秩序!”

说罢,赶紧带手下衙役,灰溜溜跑到队伍尾巴后,装模作样吆喝起来。

没过几天,该州城门口,贴出盖着州府大印的新告示:“蝗害肆虐,民生维艰。官府鼓励捕蝗,以减虫害,各乡里当予便利……”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恪记设在兖州(今山东济宁一带)的收购点前,管事敲着铜锣喊,“恪王殿下新恩典!除了换钱!蝗虫还能换‘土芋’种啦!”

人群骚动。

土芋?啥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