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章 来自新野的结巴少年(第2页)

“呵呵~”周瑜大笑道:“我若不息怒,子翼还不好交差呢,看来我“不得不”息怒啊。”

“主公不妨息怒。”庞统轻笑道:“一来,好教子翼在刘璋面前立功。”

“二来,咱们表现出适当的友好,也能麻痹刘璋,令其对咱们放松警惕。”

“就这么办吧。”周瑜当即道:“子翼休息几日,之后再回蜀中向刘璋交差。”

“好。”蒋干轻笑道:“有这份功劳,属下也能在蜀中站稳脚跟,往后出使荆州的差事,刘璋必然都会安排给我,日后可以方便联络。”

刘巴埋在刘璋左右,蒋干作为使者往返成都、江陵。

往后不管益州发生何事,荆州方面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近来可还有其他事情?”周瑜转而问道。

“启禀主公。”步骘开口道:“仲景先生的医馆已经开张,百姓们听闻不收费用,纷纷传颂您的贤名。”

“书院也已经落成,从父对此事非常赞扬,表示愿意前往教导学子。”庞统继而说道:“眼下,各地学子都前往书院、踊跃报名。”

“走,去看看!”

——————

城郊。

一名少年牵牛返回家中,找到正在织机前忙碌的母亲。

“阿母”少年怯怯道:“我想去书院上学”

母亲动作一顿,紧接着勃然大怒,骂道:“混账东西!”

“你那个死爹早早咽气,老娘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容易吗?!”

“好不容易盼着你长大成人,能替我分担一些,你现在又开始想有的没的?”

“咱家刚从新野搬到江陵,君侯仁慈跟咱们分了地、分了牛。”母亲一巴掌打在少年脸上,“你不想着好好耕种,异想天开要去读书?没钱!”

少年捂着脸颊,低着头小声道:“去书院学习不收钱”

“那也不行!”

母亲抬手作势又是一巴掌,少年连忙躲开。

“家里就两个人,你去读书,农活都让我一个人做?”母亲胸膛剧烈起伏,“小畜生要累死我吗?!”

对于底层百姓,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读书。

而是就算读书不要钱,他们也没时间去读书

农耕社会,家里一个人去读书,就意味着少一个壮劳力。

少年尽管不到束发之年,可对于一个寡妇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劳力。

“我会把农活干完再去”少年倔强抬头,与母亲对视不退让,可眼中已经蓄满泪水,仿佛下一刻就会落下来。

“滚!你爱去哪去哪!”

在母亲的咒骂下,少年转身跑出家门。

母亲重新回到织机前坐下,继续忙碌手上的活计,默默加快速度。

当一匹布被纺织出来时,上边隐隐带着点点湿痕

书院。

少年人一口气跑来,但在门口却踌躇不前。

透过大门朝内望去,看着衣着光鲜的年轻士子,再看看自身的穿着打扮,少年感到阵阵窘迫

“后生,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少年迟疑片刻,鼓起勇气道:“我想读书”

“叫什么名字?我带你去报名。”

“艾艾”

少年激动的口吃不停,半晌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