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周瑜:猜猜刘巴去哪了?(第3页)
“不如再募兵三千,让丁奉一并操练,凑够五万大军。”周瑜当即说道。
众人闻言连连点头,都兴奋于家底雄厚起来。
“不可!”
就在这时,突兀的声音响起。
“主公,万万不可!”
“子山?”周瑜奇怪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后勤压力有些大”步骘苦着脸道:“近来打的仗有些多,兵力扩充的也太快了,当初攒的家底遭不住啊。”
自赤壁之战后,周瑜先打了荆南之战,又打了江陵之战,再打襄樊之战,这次又有江夏之战。
尽管,这一系列战事都不激烈,甚至于有的都没真正开战。
但大军不管这些,平日里就要吃饭,出兵后更要吃饭。
再加上周瑜的兵力膨胀太快,而后勤不会凭空膨胀,自然是越来越吃力。
“这样啊”周瑜微微颔首,“那就暂且算了。”
“啧~”庞统遗憾道:“我还想着大军扩充,就能对外用兵呢,看来要缓上一阵了。”
“不急。”周瑜轻笑道:“春耕已经结束,秋收还会远吗?”
“说一下江夏太守的人选吧。”周瑜询问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武将们东张西望,这事儿跟他们关系不大。
文官们眉头紧锁,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人选。
眼下周瑜并不缺文官,庞统推荐了许多荆州士子,但问题是他们太年轻了。
尽管年轻不是问题,周瑜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大胆任用。
但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功劳
一郡太守,两千石的高官,没办法凭空委任谁。
就连鲁肃担任南郡太守,当时都是“贷款”上位。
军中要讲战功,官场要讲资历。
丁点功劳没有,直接空降太守,这让其他有功之臣如何想?
周瑜能随便给的官职,仅限于长史、司马、主簿、参军这类刺史府内部的职位。
这属于周瑜的掾属,乐意用谁就用谁。
但朝廷的官职,军队的将领,就不能这么随意。
马良、蒋琬、习桢、潘濬这些人都能担任江夏太守,但周瑜不能这么干。
哪怕陆逊与顾邵,二人都是有适当功劳,周瑜才会顺势破格提拔。
“主公,我有一人举荐。”庞统拱手说道。
“谁?”
“莫不是忘了刘巴?”庞统提醒道。
“呵呵~”周瑜哑然失笑。
庞统一头雾水,“怎么了?”
“士元。”周瑜微微一笑,“你没发现刘巴与蒋干,好像都不见了?”
————————
益州,成都。
“子翼兄,可否有把握说服刘璋?”
“主公有命,尽力而为。”蒋干反问道:“子初兄可有其他想法?”
“嗯。”刘巴轻轻颔首,道:“刘备入蜀不是小事,咱们应该先打探打探,看看哪些人赞同、哪些人反对。”
“哦~”蒋干面露恍然,“然后拉上反对者,再一起劝说刘璋。”
“然也。”刘巴抚须道:“我就不信益州上上下下,没有几个有识之士?”
“妙哉!”蒋干抚掌叫好,“只要刘璋不许刘备入蜀,咱们就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