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军兵谏:吴侯三思,请大都督回来!(第2页)
在场之中,没人比孙权更了解周瑜,清楚后者的能力与影响。
若说这世上谁最怕周瑜投曹,无疑就是孙权本人。
本以为周瑜受名声所累,肯定不会去投曹。
可现在曹操一封檄文,为周瑜扫除后顾之忧,并且还给出高官厚禄
荆州刺史外加水军大都督,这是何等看重?
扪心自问,孙权都有些心动了,更遑论本就心怀怨怼的周瑜呢?
万一孙权已经不敢继续想下去!
可前脚把周瑜赶走,后脚又低头认错,孙权又拉不下这个脸。
堂堂吴侯,难道不要面子吗?!
一时间,孙权尬在当场,竟无一人出来解围
“还请主公请回大都督!”
不仅没人解围,更有人跳出来给孙权添堵。
眼见机会合适,作为周瑜的心腹,吕蒙立即下拜高呼。
“还请主公请回大都督!!!”
瞬间,蒋钦、陈武、董袭、凌统一干青壮派武将紧随其后表态。
“主公三思,不如请回大都督。”作为多年好友,鲁肃也出来仗义执言。
“还请主公三思!”眼见弟弟使眼色,诸葛瑾稍作考虑,最终也选择开口。
孙权双拳紧握,脸色难看,质问道:
“你们要做什么,逼宫吗?!”
面对孙权的质问,回应的只有更多的呼声。
在青壮派武将的带领下,以及他们各自的亲兵,纷纷齐声开口高呼。
声音非常宏大,仿佛在长江两岸不断回响,同时也传到更多士卒耳中。
“吴侯三思,务必请回大都督!!!”
“主公三思,务必请回大都督!!!”
“”
一传十、十传百!
鄱阳一部分士卒,本就提前知晓实情,见状立即跟着吕蒙一同起哄。
除此之外,剩余江东士卒,也从曹操的檄文中,知晓周瑜为何离开江东。
在一部分士卒的带动下,剩下大部分士卒也开始高呼。
这下子,真可谓山呼海啸、声震九霄。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周瑜毕竟担任大都督多年,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何况士卒也不傻,面对曹操这样的劲敌,以及二十万曹军,都希望一个更靠谱的人来担任统帅。
从而带领他们获取胜利,这样活下来的概率也会更高。
趋利避害本就是人的本能,相较于孙权挂帅,或者其他武将,士卒肯定更加信任周瑜。
“吴侯。”刘备适时给台阶,道:“众意难违,还是答应吧。”
看着近乎兵谏的场面,孙权此刻根本不敢当场拒绝,万一出现什么不理智情况
念及此处,孙权不禁打了个寒战。
“孙朗你去把大都督请回来”
一句话说完,孙权好似用尽全身力气。
整个人被瞬间抽空精气神,失魂落魄朝城中而去,孙权还是低估了周瑜的影响力
只需要一个引子,群情激奋之下,孙权立马就扛不住压力。
曹操的檄文、刘备的助攻,从而引发全军上下的情绪。
逼得孙权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派人去请周瑜回来主持大局。
“苦也!”
孙朗一脸绝望,乘船去往庐江,发愁该如何面对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