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内外结合,夺取大军,架空孙权!(第2页)
曹操欺辱孙策遗孀,欺辱孙权的长嫂。
眼下孙权敢说半个“不”字,别说大乔、周瑜不答应,下边的文武都不答应。
孙权低头阴沉着一张脸,心中快速思索破局之策。
周瑜与小乔对视一眼,夫妻二人相视而笑。
五万大军已经拿出来,接下来就该攥到周瑜的手中。
“公瑾,你本就是江东的大都督,此战就由你来统帅三军将士。”大乔直接说道。
不等周瑜开口,孙权急忙跳出来阻拦。
“嫂嫂容禀,小弟已经任命程老将军与公瑾兄长,分别担任左右都督。”
全军出击的事情,孙权没办法阻拦。
但在人员任命上,大乔就不能一言决之,孙权还是有开口的余地。
“令出二门,乃军中大忌!”大乔反问道:“连我一介妇道人家都懂的道理,仲谋何以如此糊涂?”
“这”孙权辩解道:“程老将军经验丰富,公瑾兄长才智过人,二人取长补短、相互搭配,对此战更为有利。”
孙权这话倒也挑不出毛病,大乔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向小乔投来求助视线。
昨晚姐妹二人对了一晚上“台词”,孙权之言显然不在预演剧本内,对大乔而言有些超纲。
小乔看向周瑜,周瑜依旧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看向诸葛亮!
由诸葛亮出面支持,肯定比周瑜亲自下场,效果来的更好。
不过诸葛亮此刻又陷入犹豫之中
大乔出面的情况下,已经达到出兵五万的目的。
此时,诸葛亮与周瑜,已经不是利益共同体,出言相助的欲望自然不高。
而且究竟何人挂帅,周瑜也好、程普也罢,这都是江东的内政,诸葛亮更加不想掺和。
周瑜见状丝毫不慌,缓缓从袖中拿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汗水。
诸葛亮瞳孔一缩,看明白了周瑜的暗示
根本不是什么手绢,而是造谣二乔的口供!
周瑜的意思很明显,诸葛亮若不开口,就把造谣之事抖搂出来。
届时真相大白,别说借兵五万,孙刘能否继续结盟都成问题
诸葛亮心中憋屈,明白又一次被周瑜拿捏了。
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此刻也得“仗义执言”,替周瑜说好话。
“吴侯此言差矣。”诸葛亮深吸一口气,“江淮之间,谁人不知?水战无出周郎其右者。”
“在下愚见,还是由大都督单独挂帅。”
周瑜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小样,还治不了你?
“孔明。”孙权不悦道:“此乃我江东内政,不需外人置喙。”
“吴侯这话不对。”诸葛亮反驳道:“盟军不仅有江东的五万大军,更有我方的两万大军,在下也需要为己方的士卒负责。”
“我代表刘皇叔方面,表示愿意全权听从大都督的吩咐与调遣。”诸葛亮捏着鼻子道:“若换做其他人,恕难从命!”
简而言之,周瑜当盟军统帅,刘备方面言听计从,换作其他人则不买账!
此言一出,孙权脸色大变。
诸葛亮代表盟友施压,江东方面必须慎重对待。
大乔与诸葛亮,一内一外,全力支持周瑜,并把孙权彻底架住。
“军国大事,岂容你一个寡妇在此说三道四?”
门口再度响起一道声音,众人下意识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