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辽东之全城穿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第1页)

巨大的全息地图在指挥中心的正中央缓缓旋转,光影勾勒出辽东半岛崎岖的地形。祖宽的身影,站在那片由数据和光影构成的山川河流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突兀。他那身破旧的明朝武将袍服,与周围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控制台和身着制服的“新大连”人员,构成了一幅跨越了四个世纪的、光怪陆离的画面。

然而,此刻,没有人敢轻视这个看似落魄的降将。

王磊的目光,锐利如刀,紧紧锁定在祖宽手指所点的那两个位置——复州与盖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决断前夕的凝重。

“祖将军,”战略顾问陈默教授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慎,“你的情报,非常诱人。数十万石粮食,足以让我们彻底摆脱眼前的困境。但是,我们如何能百分之百地相信你?”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祖宽仿佛早已料到此问,他没有辩解,也没有赌咒发誓,只是惨然一笑,笑容里充满了苦涩与自嘲。

“信与不信,不在草民一张嘴,而在先生们自己。”他抬起头,迎向陈默教授审视的目光,眼神中,没有丝毫的躲闪,“草民已是丧家之犬,辽东再无我容身之地,大明……也视我为叛将。我除了投靠先生们,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我的全家老小,我麾下那几百名不愿剃发的兄弟,他们的性命,都系于此行。我若有半句虚言,不等先生们动手,建奴的追骑,就能将我们撕成碎片。”

他的话,朴实,却也最真实。这是一个赌徒,将自己的一切,都押在了这张桌子上。他没有退路。

“他的求生欲和复仇欲,是我们目前可以利用的最大保障。”一直沉默的抚顺矿区负责人,军人出身的赵立新上校沉声说道,“军事行动,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保险。风险与收益并存。我认为,值得一试。”

王磊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共识。他转过身,面向全息地图,语气果断而清晰,再无半分犹豫。

“那么,就这么定了。”

他的声音,如同磐石,瞬间让指挥中心里所有摇摆不定的心态,尘埃落定。

“‘收割者’行动,即刻启动!”

“行动目标:辽东复州卫,及其官仓储备粮食。”

“行动总指挥:张成。”王磊的目光转向了那位精悍的特种部队指挥官。

“是!”张成挺身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行动部队:‘玄武’重型突击连,下辖三辆99A型主战坦克;‘青蛟’机械化步兵排,下辖三辆04A型步兵战车。另配属‘鹰眼’无人机小组,负责全程战场侦察。后勤部队,由五十辆‘巨力’重型卡车组成,负责粮食运输。”

听到这一连串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名词,祖宽的脸上,露出了茫然又敬畏的神情。他只知道,那些被他称为“铁兽”的东西,要出动了。

“祖将军,”王磊转向祖宽,语气变得郑重,“你将作为此次行动的‘向导顾问’,与张成指挥官一同行动。你的任务,是提供最精准的情报,并负责联络城内的内应。行动成功后,复州,将交由你来镇守,你将成为我‘新大连’在辽南的第一位‘防务专员’。你的麾下,将得到我们的粮草补充和……初步的武装支持。”

祖宽的身躯,猛地一颤。他听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地盘,名分,以及……力量。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双膝一软,便要跪下。

“草民……谢主上!”

“站起来!”王磊的声音,严厉而不容置疑,“我们这里,不兴跪。我们要的,是能站着为我们做事的人。记住,这是你应得的,前提是,行动圆满成功。”

祖宽僵在原地,最终,他只是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那佝偻的背,几乎弯到了地上。

“草民,定不辱命!”

当夜,在“新大连”市南端的地下基地中,一场无声的战争动员,开始了。巨大的合金闸门缓缓升起,三头钢铁巨兽——“玄武”主战坦克,在低沉的涡轮轰鸣声中,缓缓驶出。它们那厚重的复合装甲,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令人心悸的墨绿色光泽。紧随其后的,是三辆更加灵活的“青蛟”步兵战车,车身上,黑洞洞的炮口和导弹发射器,充满了致命的威胁。

祖宽和他那几百名衣衫褴褛的部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支从地底钻出的钢铁军团。他们手中的佩刀和锈迹斑斑的火铳,在这些巨兽面前,渺小得如同孩童的玩具。

“祖……祖将军,”一个亲兵颤抖着声音问,“这……这就是咱们要跟着去打仗的……援军?”

祖宽的嘴唇发干,他咽了口唾沫,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狂热。

“没错!”他嘶哑着声音,对自己,也对所有人说,“这是天兵!是上天派来,助我们复仇的天兵!”

---

从金州到复州,按照明代的标准,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路。道路崎岖,林深草密,时有建奴的哨骑出没。但在“新大连”的钢铁军团面前,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玄武”坦克宽大的履带,碾过坑洼的土路,如履平地。那些曾经能让马车陷进去的泥潭,被它们轻易地压实、趟过。茂密的灌木丛,在它们面前,如同薄纸般被撕开。

祖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奔走在车队的最前方。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以往需要两天急行军才能走完的路,看这架势,似乎一天之内,就能抵达。

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这支“天兵”的纪律与效率。

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喧哗。所有的命令,都通过一种他无法理解的“传音”方式,在各个“铁兽”之间传递。他们每行进一个时辰,队伍前端就会飞起一只无声的“铁鹰”(无人机),在高空中盘旋一圈,然后飞回。祖宽知道,那是在侦察。任何可能存在的埋伏,在这些“铁鹰”的眼睛下,都将无所遁形。

张成坐在“玄武一号”的指挥官席位上,通过多光谱观瞄镜,观察着四周的环境。他的面前,是一块战术显示屏,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整支队伍的位置、速度,以及由“鹰眼”无人机实时传回的高清地形图。

“报告指挥官,‘鹰眼’在前方十公里处,发现一支后金巡逻队,约二十骑,正在向我方靠近。”通讯频道里,传来侦察小组的声音。

“数量?装备?”张成冷静地问。

“二十人,皆着布甲,持弓箭与马刀。看旗号,应是镶蓝旗的哨骑。”

“祖顾问,”张成通过外部扬声器,对骑在马上的祖宽喊道,“前方有建奴哨骑,你怎么看?”

祖宽闻言,心中一凛。若是他自己带兵,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是设伏,要么是绕路,无论哪种,都会耽误大量时间,且有暴露的风险。

他策马上前,大声回答:“张将军,此地名为‘黑风口’,是建奴哨骑的必经之路。他们极为警觉,一旦发现我等踪迹,不出一个时辰,复州的守军便会得到消息!”

“好。”张成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