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两个消息(第4页)
往前拐进巷尾,骨头煲店的砂锅里正咕嘟冒泡,奶白的汤面上浮着层油花,老板娘用长柄勺舀起一块筒骨,骨髓在骨腔里颤巍巍的:“要这块不?炖了仨钟头,一吸就出来。”
温羽凡点头时,她又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翠绿的碎末在汤里打着旋。
路过“白鹿炒粉店”时,玻璃柜里的粉干忽然勾住了他的目光。
透明的粉条在灯下泛着光,像极了瓯江城夜市里阿婆炒的那口……
那位不知名的阿婆总在傍晚支起小摊,竹筲里的粉干晾得半干,铁锅烧得发红,倒上菜籽油“滋啦”一响,蒜末煸出香味,粉干一倒进去,铁铲“哐哐”翻得飞快,酱油一淋,整锅粉都亮了起来。
“老板,来两份炒粉干。”温羽凡站在雨棚下,伞沿的水珠顺着边缘往下滴,“一份加小米辣,多搁点豆芽;一份清炒,少放酱油。”
老板娘应着声,往铁锅里倒了勺油,油星溅在锅底,发出“刺啦”的爆响。
她从竹筲里抓出粉干,手腕一抖就落进锅里,铁铲翻飞间,酱油的咸香混着蒜蓉的辣气扑面而来。
打包袋渐渐鼓了起来,烧鸡的油汁顺着纸袋缝往下渗,洇出不规则的黄印子,混着骨头煲的热气和炒粉的香气,在雨里晕出暖暖的一团。
温羽凡拎着沉甸甸的打包袋往回走,油纸表面已经洇开了好几片油黄的印子,烧鸡的卤香混着骨头煲的醇厚热气,顺着指缝往鼻腔里钻。
他把伞压得更低,伞骨撞在肩头发出轻响,心里盘算着金满仓看到美食时的馋样,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积水在青石板上晃出细碎的光,倒映着他匆匆掠过的影子。
就在拐过街角的刹那,两声清脆的“叮——叮——”突然刺破雨幕,像两根冰锥猛地扎进耳膜。
温羽凡的脚步戛然而止,后颈的汗毛“唰”地全竖了起来。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是系统触发时特有的提示音,在哗哗雨声里显得格外尖锐,仿佛空气都被这声响割出了细缝。
他下意识地绷紧脊背,内气瞬间在丹田翻涌起来,顺着经脉往四肢百骸窜去。
掌心的塑料袋被攥得发皱,“簌簌”的声响里,卤味的香气似乎都染上了几分紧张。
昏黄的路灯透过雨帘洒下来,在地面拖出长长的光带。
对面巷口的阴影里,一把黑色长柄伞静静立着,伞沿垂落的水珠在灯光下划出银亮的弧线,像无数根晶莹的丝线,将那方天地密密匝匝地缠了起来。
伞下站着一男一女。
男子身着玄色风衣,领口立着挡住半张脸,露出的眉眼锋利如刀,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得像被精心雕琢过,下颌线绷成冷硬的弧度。
女子挨着他站着,浅青色的旗袍裙摆在风中微晃,左侧鬓角一缕头发系着鲜红的绳结,随着呼吸轻轻颤动,像只停在发间的火蝶。
两人眉眼间有着八九分相似,却一个冷冽如寒潭,一个灵动似流萤,周身萦绕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仿佛与这市井的烟火气隔了层看不见的屏障。
温羽凡缓缓倾斜伞面,视线越过雨丝落在两人脚下。
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舒展开来,边缘锋利得像是刚出鞘的刀刃,正横亘在他回旅馆的路上。
“追兵?”喉结重重滚了滚,温羽凡的指尖已经沁出细汗。
余光扫过两人头顶,淡蓝色的系统对话框正悬浮在雨幕中,「武徒九阶」四个白色小字清晰可见,像两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他暗自调整呼吸,内气在掌心凝聚,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虽然对方修为远不及自己,但在这陌生的雨夜里,任何异动都足以让神经紧绷到极致。
毕竟,当第一只豺狼露出獠牙的时候,往往可能意味着有更多的尖牙利齿潜伏在周围的黑暗之中。
就在他准备开口喝问的瞬间,对面伞下的两人突然同时动了。
男子左手扶着伞柄,女子右手轻轻搭在伞骨上,动作整齐得如同镜面倒映。
两人腰身微弯,颔首的角度分毫不差,连衣袂被风吹起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温羽凡愣住了,攥着塑料袋的手不由得松了半分。
这突如其来的行礼太过规整,反倒让他蓄势待发的内气卡在了经脉里,不上不下地透着别扭。
他定了定神,往前迈了两步。
雨水打在伞面上“噼啪”作响,衬得此刻的沉默格外清晰。
“你们是什么人?”他的声音裹着雨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目光像鹰隼般锁定着对方。
男子率先抬起头,路灯的光晕落在他瞳孔里,漾开一圈沉稳的黄。
“温先生您好,”他的声音隔着雨帘传来,带着点金属般的质感,“我是罗青寒,她是舍妹罗青烟。”
“罗家?”温羽凡眉峰微动,心里的戒备悄然松动了些许。
这个姓氏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川中地面上,与岑家有着血海深仇的,除了他们这些亡命之徒,便只有罗家了。
他还记得那天在地下竞技场,岑天鸿的玄铁刀劈落时的寒光,记得罗家家主被斩成两半的惨状,记得冲天的火光里,那具被焚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皮肉烧焦的气味仿佛还萦绕在鼻尖,让他的指腹微微发颤。
这样的家族,断不可能是岑家的爪牙。
雨还在下,伞沿的水珠串成了线,在三人之间织出一道透明的帘。
温羽凡看着眼前这对气质独特的兄妹,紧绷的肩膀终于稍稍放松,只是掌心的内气依旧没有散去。
在这江湖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