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李白老弟,哥真不会修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1页)

下意识运转功法,肌肉,骨骼,甚至是体内的脏器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转变。

一个时辰不到,取得的成果甚至远超前二十年的积累,除去脑袋,身体的其他部位彻底完成炁化改变。

相比此前,李玄已然有了几分真正的仙人气象,他甚至可以做到短暂飞行。

唯一比较扯淡的是神炁结合刚开始,李玄还没搞清楚头绪,不敢直接炁化头颅。

哪怕炁化后的身体仙气飘飘,但却留下个头颅,还能飞,看起来颇具东南亚惊悚恐怖片的既视感。

……

“天衍道友这就要走了?”

“是啊天衍师叔,多住一段时间呗,我们还有很多疑问没来得及和师叔您请教呢。”

虽然意外把青羊肆千年道韵积累一扫而空,但李玄不仅没急着走,反而选择留下来静心研读完藏书楼中所有的先秦道藏。

这些没有经过后人修饰的原本,才是当时作者最本我的感受体悟,对李玄大有裨益。

虽然不能直接增强李玄实力,但却润物无声化作底蕴,成为思想的一部分,静静等待下次悟道时候的爆发。

“此次下山本就为行走世间,我道家虽讲究出世,但不曾入世又何谈出世?”

“山中潜修二十余载,小道差的不是清修,而是对世间万物的体悟,虽对青羊肆有诸多不舍,但……”

“缘分聚散自有定数,也该到我离开的时候了!”

“此去虽山高路远,但小道坚信,我与青羊肆缘分未尽,与诸位也总有再见一日,还请诸位道友多保重!”

说完,李玄又看向几位面带不舍的小道士:

“贪多嚼不烂,我辈修行之人修心为重,不必拘泥外物,武学武艺够用就行,青羊肆诸位道兄都乃道家真人!”

“你们几个小家伙就在青羊肆好好修行,我期待着远在天下,却还能听闻你们名号的一天。”

“诸位,勿送!”

拜别青羊肆诸位,李玄潇洒大步转身离开。

青羊肆很不错,他很喜欢,但他的脚步不应该停留在此处。

尘世间种种,李玄都还未曾深刻见识,天下之大,有太多吸引他前行的事物。

或许有一天看破红尘,李玄会回到家一般的青羊肆清修,但绝不是现在!

既然来到这世界,他总归要看看这天下的。

不管是为了满足心中好奇向往,还是为了收集道韵,试图踏上那虚无缥缈的仙道!

李玄想要的东西太多,青羊肆给不了,所以他不会停留。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下驿站,看着这首上辈子就很熟悉的要求全文背诵默写的诗词,李玄忍不住恍惚。

上辈子,这就是一首平平无奇的诗词,属于数十上百首诗词中要全文背诵并默写中的一个,并不起眼。

但现在,看着眼前龙飞凤舞的字迹,听着周围人的议论与赞叹,李玄心中不由得产生命运弄人的荒诞。

早在几十年前就熟悉的诗词,印象中相隔千年的语句,此刻自己却成了见证者中一员,当真奇妙。

“这诗句当真妙极!不知是哪位大才所留!”

“太白居士,听名号想来理应是位纵情山水的世外高人,就是不知吾等可有荣幸能见一面这位居士。”

唐朝似乎永远和酒分不开,名将,文臣,诗人墨客,他们大多都和酒之一字有解不开的缘分。

现在看来就连民间似乎也是如此。

正逢饭点,驿站客人不少,小菜就酒,越喝越有。

盛唐之人大都豪放率性,酒意上头,高谈阔论在正常不过,男人嘛!

特别在驿站这样鱼龙混杂之地,不装模作样附庸风雅讨论一番,岂不是显得自己很不合群?

甚至李玄都能看见几位面色通红,醉到路都走不稳的落魄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起来,似乎是对此诗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不过几人还是年轻了些,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争论戏码,却成了戏台上的红屁股猴子。

大家除了看个乐呵,并没有人在意他们特意卖弄的“才华”!

“诸位这就有所不知了吧,这太白居士可不是你们以为的老者隐士,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