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页)
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透过出租屋那扇满是污渍的窗户,照在陆鸣布满血丝的脸上时,他一夜未眠。
但他毫无困意,精神反而前所未有地亢奋。
那阵夹杂着哭与笑的情绪宣泄过后,他迅速冷静了下来。狂喜和仇恨固然能给人带来一时的动力,但真正能将他从深渊中拉出来的,只有严谨的规划和周密的行动。
他,陆鸣,首先是一个科学家。
他将那两颗金豆子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拿起一支笔,在从废品站捡来的一个硬纸板上,开始飞速地书写。那支廉价的圆珠笔在他手中,仿佛变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权杖。
一个名为“第一桶金”的计划,正在他脑中飞速成型。
目标:
一周内,筹集50万手术费。
核心工具:
神奇甲虫“小金”。
生产资料:
废铁。
生产流程:
废铁
->
小金(转化)
->
黄金。
核心难题:
原料获取:
如何在不引起任何人怀疑的情况下,在宏发废品回收站搞到至少23公斤的废铁?
生产安全:
如何保证小金转化的过程绝对隐秘?小金的“产能”和“健康状况”如何?
资金变现:
如何将超过一公斤的、来路不明的黄金,安全、快速地兑换成现金?
陆鸣的笔尖在第三个难题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这是整个计划中,最危险、也最关键的一环。
他不是没想过去正规的金店。但一个衣衫褴褛的废品回收员,突然拿出超过一公斤的黄金出售,这不叫发财,这叫自投罗网。金店百分之百会报警,到时候他根本无法解释黄金的来源,恐怕钱没拿到,人就先被当成盗窃犯或抢劫犯给控制起来了。
他必须找到一个“不问来路,只看货色”的渠道。
陆鸣的记忆,如同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开始飞速检索。他想起了半年前,刚到废品站时,听站里一个老油条吹牛时提到过的一个地方——“鬼市”。
据说,在城市的另一端,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只在午夜后开放的地下交易市场。那里鱼龙混杂,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人卖,珠宝、古董、来路不明的电子产品……当然,也包括黄金。
鬼市的规矩只有一条:钱货两清,概不追究。
对于此刻的陆鸣来说,这无疑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
确定了最终的销售渠道,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陆鸣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的大脑,那颗曾经能够破解复杂生物基因序列的超级大脑,开始为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填充每一个执行细节。
……
第二天,当陆鸣再次出现在宏发废品回收站时,他整个人都变了。
如果说昨天的他,是一块在泥沼中沉寂的顽石,那么今天的他,就是一块藏在顽石中的、即将被唤醒的美玉。他的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不再是过去的麻木和空洞,而是充满了冷静的审视和锐利的观察。
“哟,陆鸣,今天来这么早?”废品站老板,外号“王胖子”的王宏发,正挺着啤酒肚,用一根大磁铁在一堆废料里吸着铁屑。看到陆鸣,他有些意外。
“王哥早。”陆鸣露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讨好的笑容,“寻思着早点来,能多干点活儿。”
王胖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眼里,陆鸣虽然是个倒了血霉的“前天才”,但干活确实踏实,话少,能吃苦,一个人能顶两个人用,一百五一天,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
“行,有觉悟!好好干,哥亏待不了你!”王胖子拍了拍陆鸣的肩膀,继续忙自己的活儿去了。
陆鸣低下头,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他没有立刻开始行动,而是像往常一样,勤勤恳恳地分拣、搬运、过磅。但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观察整个废品站的运作流程上。
哪个角落的监控是坏的,哪个区域的废料最不起眼,王胖子什么时候会去打牌摸鱼,什么时候会来巡视……所有信息,都被他分门别类地记在心里,构成了一张行动的安全地图。
机会,在下午出现了。
一辆大卡车运来了一批从某个旧工厂拆迁拉来的废料,其中混杂着大量生锈的、沾满水泥和油污的钢筋、铁板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机械零件。这些东西分量重,但因为杂质太多,处理起来麻烦,回收价格也最低,属于王胖子最不待见的“鸡肋货”。
“妈的,又来一车这种破烂玩意儿!”王胖子嫌弃地啐了一口,“陆鸣,你跟老张头把这车东西卸了,堆到最里面的3号仓库去!给我堆整齐了!”
“好嘞,王哥!”
陆鸣心中一喜。3号仓库,正是他选定的最佳“取货点”。那里位置最偏,只有一个坏了一半的摄像头,而且堆的都是这种没人愿意多看一眼的重污染废铁。
他和另一个叫老张的工人,开始一趟趟地卸货。
在搬运的过程中,陆鸣展现出了他作为科学家的专业素养。他总能不动声色地,将那些含铁量最高、但看起来最脏最破的钢筋、轴承,放在手推车的底层,上面再用一些轻飘飘的、体积大的废塑料壳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