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第1页)

一开始卢世清嫌弃粥清饼硬,骂骂咧咧不肯吃,饿两顿就老实了,如今连骂的力气都没有,吃完就瘫回床上,闭着眼睛唉声叹气。

“大人,您先歇着,下官去县衙给您取药。”

涂明尽心尽力。

他还得靠着卢世清这棵大树升官发财,可不能让人病死在这里。

将披风紧紧裹在身上,涂明顶雪出门,满眼素白让人恍惚,仿佛一脚踏过千里,迈进了北境。

街上的积雪被来来往往的脚步踩成凝实的冻层,涂明三步一滑,战战兢兢走到县衙门口。

县衙外搭起几座草棚,一个衙役正在派粮,师爷在旁边埋头记账,嘴唇微抿,认真专注一丝不苟。

雪地里排着长队,灾民们裹着棉衣,缩着脖子,手里攥着布袋,眼巴巴望着粮斗。

粥棚下,五口大锅冒着热气,几个孩子捧着碗围坐在旁边取暖,小口啜着粥,冻红的脸蛋被透出的灶火映出鲜活的生气。

旁边,几个青壮扫雪的扫雪,搬木头的搬木头,瞧那架势,是还要搭棚子。

“哎,让让!”

身后传来呼喝声,涂明往旁边让出几步,一个衙役领着几个青壮百姓赶着三辆骡车从旁经过。

苫布下鼓鼓囊囊,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反正不是粮就是炭薪之类。

也不知道轩辕璟从哪里变出那么多冬备,不仅保全了城中百姓,还大开城门接纳灾民。

不光如此,甚至还有余力赈济村镇,每日都要往外送好几趟。

骡车在衙门口停下,衙役跑进去,很快,采柔捧着册子走出来,一一检查清点后在册子上做好记录。

合上册子,采柔叮嘱道:“回来的时候途经村庄,记得去找里正收取近三日的灾情详册,时间充足的话就到村里简单转一趟,再不济,也要到村口露个面,弄出点声势来。”

大灾当前,没有官府盯着压着,怕村里乱套。

衙役郑重应声,“知道了,采柔姑娘。”

大雪连下几日,城里渐渐乱起来,县令看着不足三成的官仓储备,愁得胡子都白了,满城去找富户开仓赈灾,却收效甚微。

关键时刻,昭王殿下带人赶到,接管县衙,征纳富户,安稳民心,一应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当,上上下下对他就一个服字,连带着对昭王带来的人也都格外尊重——除了布政使那个拖后腿的和他那个狗腿子。

从涂明旁边经过,那衙役停下来,重重嗤了一声,才回到骡车带队出发。

“你你你”

涂明气得手抖,扭头对上采柔的目光,压下火气,挤出笑迎上去,“采柔姑娘,我来替卢大人取药。”

“药啊”采柔露出几分为难,“受寒百姓与日俱增,王爷下令征收药材,给大家熬驱寒汤,没多的了。”

她指着正在搭棚的几人,说:“您瞧,正搭汤棚呢。等垒好灶熬好汤,大人再来领两碗吧。”

“啊?不成啊,卢大人是寒症,驱寒汤不成的”

不等涂明说完,一队空骡车停到县衙门口,带队衙役递来沿途村庄收回的灾情详册,又简单汇报了一下路况。

采柔听完,看也不看涂明一眼,转身往县衙内走。

“哎,采柔姑哎哟。”

涂明追上去,脚下一滑险些摔倒。

采柔头也不回,“参政大人还是回去歇着吧,回头要是摔着了,这天寒地冻的,可没法儿给您医治。”

望着小丫头离开的背影,涂明心下不忿,想去找昭王,可一想到昭王说过官民一视同仁,估计找了也没用,只能作罢。

热腾腾的米香味飘过来,涂明走过去,找守在锅前的衙役要粥。

那衙役掀眼皮睨他一眼,连句话都不回,就轻飘飘看向别处去了。

涂明无功而返,更是气得心口疼,和卢世清一起,从昭王到采柔再到衙役,统统骂了个遍。

屋外雪还在下,虽然没有变大,却也未显出停势。